油價跌、物價未降 公平會說分明

杜胤廣 2014/11/24 22:10 點閱 4881 次
物價變動必須取決於市場供需等總體經濟問題,而油價只是其中一項變動因素。(photo by wiki)
物價變動必須取決於市場供需等總體經濟問題,而油價只是其中一項變動因素。(photo by wiki)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綜合報導】「油價持續下跌,物價不見得會調降。」公平會發言人吳成物表示,油價具有「浮動性」,但物價理論上卻具有「僵固性」,因此物價變動必須取決於市場供需等總體經濟問題,而油價只是其中一項變動因素,要使物價下跌,仍需時間等待;但公平會仍會著手調查,業者是否有聯合壟斷價格的行為。

國內油價自2個半月以來連續10次降價後,24日中油公司又再次宣布降價,汽、柴油每公升均調降0.4元,甚至自今年6月底至今,95無鉛汽油已從去年12月底每公升34.3元跌至29.8元,累計共下跌4.5元,等於一部汽車油箱加滿50公升汽油,可省下220元。92無鉛汽油更早一步跌破30元,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首次出現「2字頭」的油價。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在審查中油總預算時,立委痛批柴油零售價與電價,根本沒反映國際油價跌幅,經濟部長杜紫軍解釋,國際油價其實只跌了21%,消費者無法感受油價調降是因為「稅費」沒有改變,電價則因為台電虧損問題,無法調降。他更表示,國際油價不斷下跌,未來可能取消計程車汽油每公升2元、客運柴油1.2元的補貼。

儘管油價一路下跌,但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卻沒如實反映。媒體指出,日前因油價等成本因素而漲價的業者如麥當勞、統一、鼎泰豐等,在此次油價下跌的浪潮中命聲稱「油價僅占成本一小部分」,甚至認為,因原物料、包材等都未降,加上人工成本因應食安把關問題而增加,因此短期之內可能沒有價格調整的規劃。引發民眾抱怨連連。

「賠本的生意沒人做,不管消費者願不願意接受目前的物價,仍要尊重市場機制。」吳成物說,油價下跌短期內只會影響「油品相關產業」,若要直接影響物價,只能在「產能有過剩的情況發生。」因此,若消費者施予業者供需壓力,對不降價業者拒買抵制,才有可能開始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