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美國期中選舉結果,是否會增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因素?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韓森認為,民主與共和黨在這次選舉中,刻意兩極化左右兩派的立場,未來難有建設性的合作,勢必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要素之一。
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建設銀行台北分行、經濟日報5日合辦「2014年大師論壇」,邀請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韓森出席。台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單刀直入問韓森,美國期中選舉共和黨奪下國會多數,是否更添經濟的不確定性?
【增加經濟不確定性】
韓森先笑著承認今年沒有投票,他覺得好慚愧,接著正色表示,他認為民主與共和兩黨之間歧異過大,很難產生有建設的合作,確實會增加經濟政策上的動盪。
「唯一確定的是,未來一定會更不穩定。」中原大學講座教授施顏祥認為,行政單位與國會分屬不同政黨,要得到一致的決策更加困難,勢必造成各種政策延宕。中研院士劉遵義態度較為樂觀,他說歐巴馬要與共和黨合作難度較高,但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先例,前總統柯林頓過去就曾受共和黨扶持。
健全的金融市場雖能透過市場機制調節,仍難避免政策風險的影響,如果總體經濟造成金融市場波動,民眾除了蜂擁去買債券外,還能做什麼?韓森認為,訂定更透明的金融監控規範相當重要,當資訊愈加透明,就不會訂出企業也做不到的繁複規則,也愈能減少風險。
【監控措施透明化】
他強調,他的意思並不是金融監控能去除不確定性。以美國為例,「陶德—法蘭克」法案要求大型的金融機構接受監管,但未來企業出現危機,難道要由政府出手相救嗎?主管機關權力是否因此擴張?他仍對政策的成效語帶質疑。
韓森認為,若主管機關訂出過多複雜的金融法規,反而會讓企業無所適從,形成金融企業與主管機構之間的人才爭奪戰,互相爭居上風。他強調,金融監管措施雖有必要,但政策規範應該要更透明,而不是更複雜。
綜觀整體世界經濟趨勢,韓森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有起色,但整體成長緩慢;歐洲則陷入不明確狀態,未來不知道是否能訂出統一的貨幣政策,近期是財政政策的轉捩點;而日本進行經濟改革措施,量化寬鬆也不知道是否能達成效,整體趨勢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