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新商機 打造中國城市經濟

杜胤廣 2014/10/13 18:42 點閱 3827 次
兩岸經營者俱樂部文創產業委員會13日上午,邀請8個中國縣市首長與官員,偕同超過百位企業領袖來台,探討城市文創經濟的議題。(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兩岸經營者俱樂部文創產業委員會13日上午,邀請8個中國縣市首長與官員,偕同超過百位企業領袖來台,探討城市文創經濟的議題。(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未來台灣品牌發展中國市場的方式,將轉向與在地企業結合,以文創再創品牌加值。」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預測,文創產業若能走進民眾生活的城市,不僅將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更可能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因此,台灣的文創要進入中國,就要以文創加值,替城市的食、衣、住、行、育、樂再升級。

兩岸經營者俱樂部文創產業委員會13日上午邀請8個中國縣市首長與官員,偕同超過百位企業領袖來台,探討如何打造城市文創經濟,並藉由城市資源打造地方特色,甚至藉由「文創」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文創商機】
王國安舉例表示,台灣各大城市多年來不斷以「一鄉一特產」(OTOP)的文創經濟,讓319個鄉鎮的特產發揮說故事的能力,活絡當地傳統產業的經濟效益 ,由此可知,中國的歷史悠久,許多城市與鄉鎮都擁有更多條件與機會,可藉由文創包裝,打造商機。

「『自營、授權和股權合作』3種合作模式並立,將是未來兩岸城市文創的發展趨勢。」王國安預測,要開發城市文創產業的契機,與其單打獨鬥,不如與大陸在地企業合作,並透過論壇交流,先與中國各縣市領導建立政商關係,再讓對岸評估國內品牌的投資價值,才有利於後續商機的推展。

【讓文創離開園區】
「一個城市文創經濟的發展,不能侷限在『園區』內。」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表示,台灣過去30年來為中國的高科技製造業立下根基,如今已開始轉戰「文創事業」,甚至渴望能為台灣傳統產業帶來轉型,但國內仍有許多文創事業仍鎖定在「園區」的觀念,不論是台北市的松山、華山或者剝皮寮等文創園區,都從這種型態發展而成。

「企業發展城市的文創,需要對城市進行長時間的人文觀察。」李永萍表示,台北市政府目前對老舊空間的再造,已不斷委託民間設計師團隊,去組合當地民眾與地方特色,進行老舊空間的轉型,但政府須提供經費,年輕人才有發揮的空間,如果企業願意花成本在城市文創上,不論是產品的品牌價值或城市形象,都能打造出全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