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乾旱嚴重 南水北調不治本

張芮瑜 2014/10/13 15:30 點閱 3282 次
今年中國北部乾旱為6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今年中國北部乾旱為6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極端氣候影響世界各地,今年中國北部乾旱為6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據估計,中國農民今年已因乾旱農損12億美元。雖然主要是因久未降雨,但水資源匱乏並非一時,中國人口過剩、快速都市化、水資源管理不當等因素,也都是導致長期水資源危機的原因。

中國今年夏季乾旱程度破紀錄,中國東北和中部一些地區的地下水水位已降至歷史新低,農業大省河南許多水庫已乾涸,居民被迫關閉洗車行和澡堂,甚至必須在水庫底部挖井取水。

【乾旱影響農工業】
位於香港的研究機構「中國水務危機」(China Water Risk)水利分析師胡鋒表示,北京、上海及其他周邊省份的人均水資源缺乏的程度,和以色列、約旦等國相近,中國家庭每戶平均可得水資源量,僅為美國每戶的1/5。

胡鋒表示,「如果我們繼續傳統模式,到了2030年中國水資源將供不應求。」據估計,中國農民今年已因乾旱損失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0億元),同時,中國在水資源缺乏地區的頁岩氣計畫被迫暫緩,耗水量大的煤炭發電也受影響。

大雨雖可解一時之渴,卻是治標不治本。據《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內蒙古農民嚴淑琴表示,即使還有降雨的時候,她所在地區的地下水水位已從多年前的地下20米,今年降到地下80米,「雖然農田的糧食和蔬菜仍夠自給和銷售,但產量明顯下降。」

【北京解渴地方受害】
為解決缺水窘況,中國當局亟思應對對策,除了提出食品進口方法,以降低農作耗水量外,也寄望於預計今秋完工的南北縱向運河,以求南水北調能有效一解北京之渴。

耗資62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8600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被認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礎建設,將湖北丹江口水庫的水利用1500公里的運河,調至河南、河北和北京,將能為北京提供所需供水的1/3以上,但這項開發卻不被看好,批評者認為抽調大量河水將進一步損及已漸漸枯竭的河川,且對地方今後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南水北調工程缺乏可持續性,如果北京能夠回收生活廢水、收集並利用雨水,則可取代南水北調工程。研究中國水利政策的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布里特克勞米勒也批評,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非常短視,「為了維持發展不惜一切代價,把後果留給未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