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抗生素雖能治病,但用於治療2歲以下嬰幼兒,恐增肥胖風險。
過去研究顯示,腸道內菌落影響健康甚鉅,包括代謝、免疫、內分泌、發育及過敏、氣喘等兒童常見問題,都與腸內菌落有關;世界衛生組織鼓吹母乳哺育的原因之一,就是母乳有助嬰兒腸道內益生菌生長。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團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的研究,追蹤6萬4千位曾在2歲前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幼兒健康狀況後發現,曾接受抗生素治療者至5歲時,肥胖比例較高。其中接受4次以上抗生素治療者,肥胖風險提高11%;接受廣效型抗生素,也就是可殺死多種細菌的抗生素治療者,肥胖風險提高16%。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院統計,近2成的5歲兒童體重過重,而事實上,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團隊在2013年發表於《國際肥胖期刊》的研究也顯示,出生未滿6個月時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嬰兒,7歲時身體質量指數(BMI值)普遍較高。
費城兒童醫院醫師查爾斯貝利解釋,2歲前免疫系統偏弱,極易因細菌感染引起呼吸道症狀或中耳炎;醫師開立抗生素雖能治癒感染症狀,但嬰兒腸道內部分益生菌也被殺死,造成腸道內菌落比例失衡,引起代謝異常及肥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