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國民選公職人員最近進行為期一週的「靠最低工資為生」的挑戰,得到的結論是「過不下去」,一致要求政府盡速提高最低工資。
今年11 月,美國將舉行期中選舉, 且距前次調漲最低工資將屆滿五周年,為拉抬選情,民主黨主打調薪, 共和黨則以「提高工資會導致更多人失業」為由反對,使得這項提案在參院受挫。為此,兩位民主黨眾議員和前俄亥俄州長史垂克蘭,用實際行動體驗最低工資生活,其背後雖充滿政治動機,但為了推動法案,政治人物願意移樽就教,已達到政治宣傳效果。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為2%,法定最低時薪為7.25 美元,每週法定工時40 小時,週薪290 美元,月薪則為1,160 美元(折合新台幣34,800 元);扣除稅款與房租, 每週餘額77 美元(折合新台幣2,320 元)用於支付日常生活開銷。
薪資遠低於美國
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7 月的CPI 年增率1.75%,雖比美國低,但是,時薪115 元,週薪4,600 元,月薪為19,273 元的薪資更遠低於美國, 兩相比較,可運用的生活費用和美國差不多。
主計總處7 月份的物價報告指出, 低所得家庭的CPI 漲幅高達2.05%, 非僅高於中產家庭的1.82%,更高於高所得家庭的1.6%,反映出低所得家庭面臨更大的生活壓力。資本主義經濟帶來財富分配不均,形成底層民眾的艱苦和金字塔頂端的豪奢的強烈對比,導致一個社會兩個世界的極端情況。由貧富差距衍生社會的矛盾與相對剝奪感,「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民怨,由此而生。
政治人物若不能走入基層貼近民意,根本無從得知庶民是如何過每一天的生活。美國眾議員透過靠起司、麵條、罐頭、黑豆、米飯和花生醬果腹;上下班走路不開車;生病沒錢就醫,體驗低薪生活,得出無法糊口的生活經驗。但如此才能將心比心和貧困者站在同一基準點上,過相同的生活水準,方知貧富差距懸殊的情況, 也才能夠擬訂真正符合民眾需求的政策。
應調高基本薪資
與其他亞洲主要國家相比,台灣的物價漲幅仍屬和緩。但何以物價漲幅溫和,卻引發民意反彈?主要在於, 台灣近年來的薪資調漲幾乎是停滯不前,銀行的定存利率也僅1.36%, 根本無力抵消物價上漲壓力,即使物價稍漲,直接影響實質薪資和利率所得,豈有不生民怨之理。
所有全職工作者都不應該過低薪生活,政府若能體念貧困者的處境,應調高基本薪資;企業也應善盡社會責任,主動為受薪階級加薪,讓低薪民眾過有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