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五六運動 轉型公民論壇

范捷茵 2014/08/10 15:33 點閱 3041 次
8日晚間自由廣場上風雨無阻的五六公民論壇。(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8日晚間自由廣場上風雨無阻的五六公民論壇。(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五六運動當初像是個任性的決定,卻已經做了一年多。」週五晚上6時,導演柯一正搬張矮凳坐在人群間,認真欣賞關於文萌樓的紀錄片。反核五六運動在進行了66周後,因核四已經封存,決定轉型成為民主論壇。柯一正說,「我會幫忙協助調度資源、人力,讓更多公民團體能繼續走下去。」

從去年開始,導演柯一正、吳乙峰、作家小野等人發起「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每週五晚上在自由廣場前聚集,以演講、戲劇方式討論核四,至今已舉辦74場。但隨著核四2號機停建、1號機封存,反核五六也漸轉型成「公民論壇」,參與人數已逐漸減少,柯一正直言,「可能大家覺得不必那麼努力了吧。」

用肥皂箱堆起的舞台上,日日春協會的秀蘭阿姨拿著麥克風,講著自己過去的工作環境與經驗,導演柯一正戴著鴨舌帽,與百逾位觀眾坐在一起安靜地聆聽,他眼睛直視台上的講者,緩緩地說,「現在核能除了核一、二、三和封存維修費用以外,沒什麼主要議題,但社會上還有很多不公義的問題,難得在台灣可以建立一個肥皂箱民主論壇,我們應該要維持下去。」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在這裡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議題,如果自己待在家裡,其實很難有機會聽到這些人站出來論述。尤其是較複雜的議題,如都更,可能很難短短20分鐘內講完,其實可以給團體1小時,或安排整晚詳細論述,「也許有人會覺得太專業或太嚴肅,但我們其實也不在乎,中間也會穿插笑話或歌唱。」

如何支撐下去?柯一正答,「核四還沒結束,想完成的事情就一定要繼續堅持。五六運動轉型後可以幫助更多不同團體,也開始有第二批志工新血加入。」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也在五六現場,他演講結束後受訪時坦承,「一個活動進行這麼久了,還能在現場看到這麼多人,著實讓我驚訝,也很佩服。」他接著說,「要任性很容易,但要一直堅持下去相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