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簽FTA 台灣要急起直追

林自軒 / 成大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研究生 2014/07/16 13:03 點閱 1971 次
台灣目前的情勢早已對大陸有不少的依賴,因此需要改弦更張,藉由與大陸合作再跟世界接軌。(photo by *嘟嘟嘟*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目前的情勢早已對大陸有不少的依賴,因此需要改弦更張,藉由與大陸合作再跟世界接軌。(photo by *嘟嘟嘟*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現在台灣的經濟情形早已對大陸有不小的依賴,因此需要大力改善,藉由與大陸合作再跟世界接軌。

日前中韓洽談年底簽妥FTA事宜,完成時將對以海外經貿為經濟成長引擎的台灣衝擊甚大。這幾年來自由貿易協定盛行,台灣的成績卻一直墊底,全民需有更全面與更遠大的眼光來看待當前的困境。
綠營對藍營的對外經貿政策常質疑說要「先走向世界,後進入大陸」。但對目前經貿的形勢而言,卻必須要有更透徹的眼光,走向世界若略過大陸這一部分,絕對是跛腳的經濟布局,因為整個情勢使然,與大陸經貿合作,才是步向世界生產與市場的堅實第一步。

我恐在生產鏈中缺席

許多官員與民眾仍以舊時經貿的觀點看待現代經貿時,將其視為一國生產最終產品出口至他國消費,如此容易讓出口國對進口國形成經濟依賴。而現代的經濟模式是生產鏈串聯於不同的國家,一項產品從原料、初級加工到後續行銷包裝,最終交到消費者手中。而在世界眾多產品與服務交錯的生產鏈中缺席的國家,經濟前景十分堪憂。

大陸走向消費大國

海外經貿為台灣經濟成長中重要的一環,而中國大陸擁有世界最多人口並逐漸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消費市場,理所當然成為世界生產鏈的主要目標,世界廠商爭相進入爭取經濟利益。對大陸的經貿輸出也不能單純理解將經濟命脈交由對岸;而是利用大陸消費市場為基點,與世界生產價值鏈連結。
利用大陸市場作聯結
台灣對大陸輸出的經貿優惠,將可吸引外商設廠與跟台灣廠商策略聯盟進入大陸市場或東南亞市場,帶給台灣經濟利益。台灣廠商亦可利用大陸市場為基礎發展品牌,提升附加價值,並結合較成熟的產業與海外分工。
2008年之前台灣簽妥的FTA夥伴,如巴拿馬與多明尼加等國,占台灣經貿分額極低,經濟成長收穫有限。自ECFA洽談完成後,便與日星紐等國進行貿易協定,RCEP與TPP也漸露機會。

大餅逐漸消失?

許多人擔心的是自由貿易下分配不均的弊端與政治風險,對於分配問題可藉由租稅或其他方法改善。而在韓國與其他國家替代台灣,加上大陸本身產業逐漸成熟的排擠效果之下,首當其衝的正是金字塔中低層的民眾,屆時將不是把餅做大或把餅分好的問題,而是對餅逐漸消失的擔憂。
至於政治風險是,現在台灣的情勢早已是對大陸有不少的依賴。因此需要積極改善,藉由與大陸合作再跟世界接軌。
在未來亞洲各國逐漸完成多邊的經濟協定後,邊緣化的台灣未來的各種政治談判與經濟談判能比現在拿得更多,給得更少嗎?能更有彈性與機會把餅做大與分好嗎?整合自世界體系的台灣才可以有更多籌碼在國際環境中自立,可見長遠而理性的眼光,才是台灣未來發展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