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下載免費智慧型手機APP遊戲,恐有消費資訊不足與付款安全機制上的問題,有4分之1的消費者會因下載免費軟體而消費平均500元以上;另外,手機內的信用卡密碼自動儲存功能設定不當,易使小孩誤刷信用卡,導致消費爭議。消保會提醒,下載APP前應先了解服務內容與相關付款項目,並避免設定手機中的自動儲存功能,防止操作不當。
行政院消保處日前接獲消費者投訴指出,智慧型手機APP在「軟體內消費」(IAP)上,出現許多消費資訊不足的問題,使消費者陷入消費誘惑,產生不必要的花費,甚至在付款安全機制上,許多只採用手機SIM卡認證或不用輸入密碼即可自動登入消費,可能使家中有未成年孩子誤觸,導致日後法律申訴時,產生舉證上的困難。
消保會指出,某些業者會以「免費」吸引消費者下載程式,卻暗藏許多看不見的消費誘惑,使消費者可能陷入不必要的風險,因此,日前特別邀集NCC、經濟部工業局及11家APP發行平台業者協商,針對業者經營的APP平台消費資訊揭露,及付款安全機制進行討論,目前已協調主管機關督促APP平台業者確認相關消費資訊。
「許多APP讓消費者免付費下載,卻發現APP業者有相當高的營收。」消保處科員周育如表示,目前兩大作業系統平台「Google Play」與「App Store」最受歡迎的免費下載軟體類型,都是遊戲類的APP軟體,各占84%至90%左右,營收高達上億元,例如「神魔之塔」今年2月份的營收就已超過2億元,可見軟體內消費已成為APP市場上重要的營收來源。
周育如說,最受爭議的案件應是「消費者在玩遊戲時,有闖關需要,可能會誘使消費者加購」,例如,有家長在刷卡購買Line Ranger遊戲點數給小孩子時,沒注意到信用卡資料已儲存在手機內,想不到小孩子玩遊戲時誤觸,導致當月連續5次利用線上刷卡,加購遊戲點數的金額高達2萬元。
劉清芳說,某些業者會預設15分鐘或30分鐘的購物方便期,消費者只要輸入一次密碼,在預設時間內不必重新輸入密碼,即可再次消費。但對某些只採用手機SIM卡認證或不用輸入密碼即可自動登入消費,甚至是家中有未成年孩子,稍使用不慎,就可能產生消費風險,消保處已請業者研議增設要求輸入密碼的功能,並建議消費者應避免在智慧型手機中設定自動儲存的功能,防止使用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