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政治版圖重整 美國崛起

賴義中 2014/06/29 18:19 點閱 4214 次
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深遠,約略形塑了現代國際政治的版圖。(photo by 維基百科)
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深遠,約略形塑了現代國際政治的版圖。(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在現代人的認知中,一次世界大戰並不如二次世界大戰那樣鮮明,美國歷史學家麥克米蘭最近為文,回顧這場現代史扉頁戰事帶來的影響表示,以一戰為開端,英法遭到相當程度弱化,俄國步入社會主義,德國短暫成為威瑪共和,美國則躍升為世界強國。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激進學生普林西普,射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引發一系列的宣戰與動員,最終雖將整個歐洲都捲入戰火,當時卻少有人認為這場衝突能持續超過當年的聖誕節。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幾乎要征服大陸,直到美國總統威爾遜拋棄孤立主義,在1917年加入了戰局。

【帝國和秩序的瓦解】
在1914年前,當時的沙俄擁有近於196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長率,是歐洲主要糧倉,工業化後輸出大量機具,公民社會、法治思想和代議制逐漸成熟,若非1917年布爾什維克黨人發動10月革命,俄國或許能躋身民主國家之列。而今困擾著西方國家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其實正是蘇維埃社會主義的遺緒。

一戰激化了歐洲社會的敵意,不同於19世紀時各國依循外交場合解決問題的習慣,在1918年後,從政治暗殺到街頭暴力,歐洲各國訴諸極端手段的次數愈趨頻繁,弱化了彼此對既存秩序的信任,除沙俄外,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相繼瓦解,摧毀了歐洲人對強權和繁榮的自信。

【殖民地爭取解放】
在戰事中被徵召至歐洲戰場的殖民地軍人們,無論來自非洲、加拿大、印度、澳洲或紐西蘭,在泥濘、廢墟和鮮血攪和的戰場上,戳破了歐洲優越性的古老神話,這些軍人返鄉後掀起一波波的民族主義運動,從南非戰爭到印度甘地,即使未能從宗主國手中爭取到獨立或自治,至少也迫使殖民地的管理必須改善。

一戰的結束並未直接導致二戰,但許多遠離前線的德國右翼人士和德國人,卻不認為他們輸掉了這場戰爭,正如當時總統艾柏特向歸來軍人們所說:「你們是不敗的。」這種心態使德國拒絕承認《凡爾賽條約》的有效性,認為割讓領土和戰爭賠償都不具有正當性,成為納粹後來訴求的對象。

【協約國境遇大不同】
即使在獲勝的協約國中,義大利人則不滿於未獲得要求的領土而心生忿恨,墨索里尼的黑衫法西斯黨藉機而起;法國人又認為他們犧牲太多,失去40%的工業生產、傷員比例最高,獲得的補償有限,卻看著德國未蒙受太多損失;英國則囿於帝國內部資源分配問題煩擾,決心遠離大陸事務。

處在極東的日本,不滿白人國家不願在國際聯盟憲章中寫入種族平等條款,拂袖而去,埋下了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種子;而中國亦在末期投入數十萬勞工進入戰場,巴黎和會上,列強卻把山東劃歸日本統治,也導致了五四運動的風起雲湧。

一戰的最大贏家自是美國,歐洲領導地位下降,全球金融中心由倫敦移至紐約,戰爭提振了美國工業,加速經濟成長,至戰爭末期,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海軍規模超越英國;同時,「美國例外主義」的思維愈加強化,誠如威爾遜所言,是具有「思想、理想和願景」的國家,並在下一個十年迎接了經濟大蕭條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