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推朝鮮通信使 入世界記憶遺產

張芮瑜 2014/06/18 18:49 點閱 3142 次
朝鮮通信使是過去日韓間的外交使節,重要性能否成為世界記憶遺產有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估。(photo by 維基百科)
朝鮮通信使是過去日韓間的外交使節,重要性能否成為世界記憶遺產有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估。(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近來中、日、韓三國在爭取申請世界記憶遺產上都卯盡全力,繼中韓為南京大屠殺與慰安婦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引來日本不悅後,最近日韓合作同推「朝鮮通信使」進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中,希望促進日韓交流,弭平嫌隙。台灣在2010年也欲提報甲骨文進入名錄卻遭拒。

朝鮮通信使為1607年至1811年時李氏朝鮮派遣往日本江戶幕府的外交使節,此次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的資料蒐集需要兩國共同完成,因此40名專家和歷史學家16日在韓國釜山舉行成立儀式,準備為朝鮮通信使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力爭2016年完成申報,預計2017年申請成功。

申報團體由韓國東西大學張濟國擔任共同委員長,他期待地表示:「韓日關係最近日趨惡化。我們的祖先曾發揮智慧,派遣通信使以消除摩擦。透過共同申報,希望日韓能交換意見,成為相互加深理解的契機。」明年是日韓兩國邦交正常化50周年,韓國學者希望與日本學者共同提交申報材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92年起創建世界記憶計劃並設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至2013年6月,已有約100個國家共299份文獻入選,如中國的《本草綱目》與美國的《綠野仙蹤》等皆在列,目的是對世界上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透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使全體人類記憶更臻完整。

「世界記憶計畫」和「世界遺產」不同,不限聯合國會員國與否,任何組織或個人均可申請提報,但2010年我國中研院史語所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保存的甲骨文」為名欲提報,卻未被列入收件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