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民族音樂 呂心純深入緬甸

李昀澔 2014/06/05 20:44 點閱 3869 次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心純(右1)曾深入緬甸民間,學習當地傳統樂器演奏技巧,並曾多次參與每年4月台北中和緬甸潑水節的演出。(photo by呂心純提供)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心純(右1)曾深入緬甸民間,學習當地傳統樂器演奏技巧,並曾多次參與每年4月台北中和緬甸潑水節的演出。(photo by呂心純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研究民族音樂,一定要親自學習當地語言、樂器,才能理解其創作概念、文化及社會互動。」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心純以音樂、人類學及民族史學觀點,解析緬甸華人及緬甸古典音樂文化,5日獲中研院頒贈年輕學者著作獎。呂長期深入緬甸平民生活並學會多種樂器,終於揭開緬華及以緬族為主的古典音樂家等兩大社群,有關社會結構與族群關係的神秘面紗。

「音樂、特別是樂器,往往是某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之一,」從小在中和緬華社區長大的呂心純自1998年起,幾乎每年至少花2個月待在緬甸;「緬甸的音樂講究即興,特別在現場演奏時會以類似對話的『競奏』呈現,」呂心純解釋,競奏雖是即興演出,但一定要「有哏」,演奏的曲調都有隱喻或抒發情感等特定文化意涵,若非參與競奏者都對該國文化有深刻認識,是沒有辦法合奏的。

【緬政府干預音樂】
緬甸音樂的即興特色,也造成研究該國民族音樂的困難重重,「不能只是參加幾場慶典,或聽幾張唱片就算數,」呂心純分析,緬甸係由軍政府控制,對音樂出版品的審查「比我們戒嚴時期還嚴格」,並透過舉行國家文藝競賽及籌辦音樂學校進行文化「同化」,「音樂學校完全採西式五線譜教育,即興特色恐將蕩然無存。」

正因占緬甸近7成人口的緬族對其他近150個民族施行高壓統治,許多「真正」的音樂人只好走入「地下」;呂心純指出,唯有設法取信、並親赴音樂人的社區、家庭,才能真正明瞭他們是如何將對生命的感觸,以及對政治的體認融入日常演奏的音樂。呂心純曾追隨一位放棄緬甸國家樂團要職的傳統鼓大師流亡紐約,目前也正籌拍其紀錄片。

【緬華風俗變遷】
「緬甸華僑『音樂喜好』的轉變非常有趣,」呂心純表示,早期可由仰光中國城華人社團在慶典時的「音樂大對抗」,輕易分辨出誰親國、誰親共,而自1960年代陸續出現排華暴動後,原本水火不容的社團開始同舟共濟,過去被緬華稱為「時代曲」的華語流行音樂大戰「紅色歌曲」的景況已不復見;另有部分緬華舉家搬遷來台,不料台灣社會對其並不友善,因而出現「反動鄉愁」的狀況。

「節慶時的音樂表演,最能反映反動鄉愁的現象,」呂心純解釋,緬華在緬甸時儘管飲食、信仰都早與該國人民殊無二致,只是當年唱的是華語流行歌曲,抵台後反而開始學習過去他們較不重視的緬甸樂舞,更在1998年首次舉辦緬甸潑水節後,讓緬華社區成為中和、南勢角一帶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