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不一定快樂 卡達人倫崩壞

陳正健 2014/04/30 15:39 點閱 7116 次
卡達富裕後社會與經濟結構已經改變,傳統家庭崩解,消費文化主導了社會。(photo by Larry Johnso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卡達富裕後社會與經濟結構已經改變,傳統家庭崩解,消費文化主導了社會。(photo by Larry Johnso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最有錢的國家不一定快樂。富甲四方、盛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卡達,個人平均所得是世界第一,教育、健保和水電費用都由政府支付,年輕人工作有保障,還有購屋補助,羨煞旁人。然而,經濟發展也帶來沉重代價,傳統家庭價值喪失,夫妻離異、親子不合已是常態。另外,外國人士搶走了就業機會,種族問題也相當嚴重。

中東的卡達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只有兩百多萬人,但因盛產石油和天然氣,富甲四方,個人平均所得超過10萬美元,名列世界各國之冠。

【富裕的代價】
照理說,卡達人應是幸福無比,教育、健保和水電費全部免費,年輕人工作有保障,甚至有購屋補助,但事實上許多卡達人並不快樂。就如許多先進國家那樣,卡達首都杜哈街頭大興土木,生活步調忙碌,人們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毫無耐心可言。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卡達的離婚率高達40%,超過3分之2的人口有肥胖問題。另外,外國人士大量擁進卡達,搶走了當地人和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卡達大學社會學教授葛林表示:「我們的社會與經濟結構已經改變,傳統家庭崩解,消費文化主導了一切。」

BBC報導指出,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為人父母者無暇照顧子女,多半交由菲律賓、尼泊爾或印尼籍的保母照顧,缺乏親子交流的結果,導致嚴重的代溝。一名60歲婦女說,在她年輕時,生活既簡單又快樂,但在富裕後,家人間的親密感卻逐漸喪失。

【世界盃累死外勞】
在社會制度上,卡達仍以種族來區分階級,不平等的現象隨處可見。卡達實行一種名為「卡發拉」(Kafala)的勞工制度,讓雇主主宰工人的生命,外勞們工時過長,慘遭不人道的對待;為了2022年世界盃大興土木,據傳已經累死4千多名外勞。

富裕的經濟也帶給卡達一些旁人難以想像的「煩惱」。年輕人工作選擇多,不怕失業,但不知如何做出正確抉擇;身為2022年世界盃主辦國,不少人憂心卡達無法辦好比賽。

一位居住杜哈多年的美國人類學家指出,經濟富裕並不保證幸福,他對卡達的現況表示同情,因為他們失去了更重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