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跨國交流 探討城市文化

彭書穎 2014/03/13 17:39 點閱 2837 次
參加交流的三校師生,一起為活動合影。(photo by彭書穎/台灣醒報)
參加交流的三校師生,一起為活動合影。(photo by彭書穎/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彭書穎綜合報導】「為什麼台灣有那麼多摩托車?為何夜市可以住商混和?舊建築如何與摩天大樓並存?」交通大學近日與雪城大學、香港大學進行跨國交流計畫,探討外國學生在台灣接觸到的特殊文化及現象,並將於5月初在紐約舉行「台北論壇」。雪城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史畢茲表示,台北是一個有多元文化又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他很高興學生們能夠來台交流,並期待未來更進一步的合作。

交通大學3月8-16號邀請來自美國、香港的師生共同研究「台灣學」,33位來自雪城大學及12位來自香港大學的建築系學生,在為期一週左右的訪問台灣時間內,對在台北的所見所聞進行深入討論。他們將於5月2、3日在美國紐約辦「台北論壇」與知名學者及建築大師對談,並展示3校師生的共同創意成果展。

史畢茲認為,雪城大學有35%的學生來自美國海外,不同背景的學生互相交流與認識是非常重要的。此次之所以會選擇台北市來做研究參訪對象,是因為台北是一個具有複雜歷史、經歷多元文化洗禮的魅力城市,在藝術、建築、風土民情方面都非常吸引人,其創意與文化都是世界矚目的焦點。

香港大學的爾德曼教授則大贊台北的特別,他說台北不是一個完全西化或非常中國傳統的城市,而是一個獨特又成熟的城市。他認為互相的交流是非常有意義的。

「隨處可見的夜市、24小時超商,甚至24小時書店,都讓外國人感到好奇。」交大人文社會學院長曾成德表示,台灣不僅在兩岸或健保議題上吸引外國學者的目光,城市的樣貌及建築更是吸引許多外國人,他們都對台北的活力感到驚訝。

曾成德介紹,目前三校鎖定了備受爭議的後工業遺址「台北機廠」作為開發計畫的主題,討論應如何在保存與開發之間做利用。將集台、美、港3地的師生,一起腦力激盪。

交大校長吳妍華也說,感謝許多前輩的努力,才讓許多國外學校的師生有機會來到台灣進行交流、參訪。台北已經選上2016年的世界設計之都,她相信能利用這樣的機會,讓更多外國人來了解台灣。而五月去雪城舉辦的「台北論壇」,則可以讓台灣驕傲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