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洗牌 台灣應建交易機制

邱惠恩 / 記者 2014/02/18 19:20 點閱 5598 次
碳交易機制已經從減排工具,成為推動低碳經濟與綠色貿易的觸媒劑,未來可望成為「碳貨幣」,台灣應及早因應。(photo by Oxfam International on Flicker – used on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碳交易機制已經從減排工具,成為推動低碳經濟與綠色貿易的觸媒劑,未來可望成為「碳貨幣」,台灣應及早因應。(photo by Oxfam International on Flicker – used on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碳交易市場大洗牌,日、韓、泰、越等東南亞國家在2014年起,開始陸續建置碳交易機制與相關法規。永智顧問公司總經理石信智指出,碳交易機制已經從減排工具,成為推動低碳經濟與綠色貿易的觸媒劑,未來甚至可望成為「碳貨幣」,加上碳市場機制已逐步脫離聯合國管制架構,台灣更有機會與國際同步發展新碳交易市場機制。

碳交易市場起因於聯合國希望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地球的衝擊,1997年制訂京都議定書協議內容,由聯合國針對碳排放量大的已發展工業國家進行總額碳權核配,2005年並由歐盟率先開始運作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跌價】
然而,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歐債危機已讓國際經濟發展漸緩,導致碳交易市場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根據《Point Carbon》2月份的調查,最大的碳交易市場為歐盟,每噸碳的交易價格從近10歐元跌至歐元6.47元。京都議定書時效將近,達成減排的目標也已失敗,全球各地的碳交易市場逐步轉向「地方性」的碳交易市場。

目前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使國際相當重視中國碳交易市場。至2013年底,中國有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5個碳排放交易試點,湖北、重慶、杭州預計在今年啟動試點。石信智分析,中國碳市場不夠透明、國家減排目標不明確,加上經濟成長件緩恐使碳權供過於求等因素,讓外界對中國碳市場抱持疑慮。

南韓則在2012年5月完成排放交易法,預計2015年開始實施,每年排放量超過2萬5噸碳的設施和年平均排放量超過12萬5千噸的企業將列入管制範圍,石信智指出,剛上任的朴瑾惠是否會繼續積極推動仍是未知數。泰國則希望建立「自願性排放減量機制」與「自願性泰盤放交易機制」,讓參與的企業與交易者自行訂立減碳目標,預計今年10月上路。越南碳市場則預計從2020年開始,將鋼鐵業、電力與運輸業等納入初期管制對象。

【綠色貿易觸媒劑】
碳交易市場已經從減排工具,發展成推動低碳經濟與綠色貿易的觸媒劑,世界銀行更已規劃「二代碳市場」,未來可能發展「碳貨幣」。石信智分析,脫離聯合國管制的碳市場機制,台灣將擁有更多機會與國際同步合作,發展新市場機制,爭取雙邊與區域性合作。

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黃宗煌表示,台灣市場規模不足以支撐碳市場,勢必要與其他國家與區域的碳市場合作,因此要多關注台灣重要的貿易國家的碳市場機制,及早因應,降低貿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