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相隔4餘年,作家齊邦媛再出版《洄瀾─相逢巨流河》,收錄《巨流河》出版後各方捎來的誠懇文字。邁入耄耋的她活力不減地說,相逢是件了不起的事,《洄瀾》收錄了很多她難以釋手的回信,她時常重複閱讀,也每每深受感動。談起寫作的心路歷程,她感性表示,為了抗戰中數千萬人流下的汗與血,請不要讓《巨流河》消失。
天下文化於14日舉辦齊邦媛新書《洄瀾─相逢巨流河》聚會,也是她90歲生日的這天,現場邀請到文化部長龍應台、作家白先勇、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作家陳文茜、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與簡媜、柯慶明、趙守博、向陽、單德興…等文壇友人及昔日桃李門生出席。
五年前,高齡85歲的齊邦媛出版堪稱其一生具體寫照的《巨流河》,轟動兩岸三地。《巨流河》從抗戰中傷痕最徹骨的東北地區寫起,始於遼河、終於台灣島南端恆春的啞口海,用六百頁的篇幅,訴說著刻在兩代人身心的顛沛流離和苦難,是屬於兩岸共有的血淚和悲傷。
齊邦媛說,「《巨流河》是我從內心深處寫給世界的一封懇切的長信,至此心願已了,留下祝願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
但這份平靜俄頃就被沖破。在《巨流河》出版後,大量書評、讀後感現於報章網路;讀者致敬、請安、提問的來電不絕;兩岸媒體紛至叩門前來;更有無數超乎想像地緣分和機運,透過《巨流河》再重新連結起來,其影響源遠流長,恰如洄瀾。齊邦媛躊躇4餘年後,將這些報導、書評、來函及問候收成一部紀念冊,命名為《洄瀾》。
同樣經歷抗戰經驗的郝柏村致詞時戲稱齊邦媛是「齊小妹」,他鼓勵她繼續寫作,讓後代子孫瞭解抗戰是民族最大的災難,也是最大的光輝,老一輩有責任告訴後代歷史真相。書寫《父親與民國》的白先勇則說,齊邦媛與他40年交情,兩人間有份特殊的因緣,都對父輩記憶的消逝和淡忘感到焦慮,而這兩本書更唱起了悲愴而遙遠的「東北之音」,流露對東北的認識和感情。
陳文茜說,很多台灣人認定中國抗戰史是「他者」的歷史,但沒有任何歷史可以被這樣切割、斷絕,《巨流河》的出版就是在提醒這段不應被忘記的歷史。
黃勝雄和陳芳明則都懷念起昔日師徒之情,並向齊邦媛致意感謝。黃勝雄說,他在台中一中求學時,曾上過齊邦媛的英文課,齊老師上課時衣著整齊、永遠容光煥發,一出口就滿腹學問。陳芳明則說,齊老師曾多次勉勵、召喚他回歸文學之路,讓他非常感動。他說,最初接觸齊老師時認為她像一座冰山,但完成《巨流河》後卻變成一座火山,《洄瀾》一書就是火山爆發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