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三中全會習李「全面深化改革」(20131115醒報國際現場)

陳昱穎 2013/11/17 19:12 點閱 2049 次

主持人:彭書穎
來賓:嚴震生教授

整理:菀庭、焌弘

一、三中全會習李「全面深化改革」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醒報國際現場,我是代班主持人,醒報記者彭書穎。今天很榮幸邀請到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教授。針對大陸三中全會,這次提出許多改革方向和目標,請嚴教授為我們說明分析。

˙這次三中全會是中共18大以來,也是習近平跟李克強,習李體制以來最重要的會議,讓我們知道中國未來方向。國內外媒體和大陸本身都很重視,顯然他是用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核心議題。

˙看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改革已經到達瓶頸。習近平說,改革像啃硬骨頭,但是還是要去做。中共面臨幾個問題,一個是城鄉差距,一個是貧富不均,另外還有經濟快速成長之後,腐化的問題。我們不知道透過這個改革是不是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我相信,既然有意願要處裡,有一些議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舉例來說,他希望縮短城鄉差距,就是希望農民在土地權方面能有改進。但是,大部分的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讓農村多餘的人口向城市移動。大陸的戶口現在還是戶籍制,沒有辦法任意流動。農村的人,唯一的出入就是靠讀書。到北京或上海讀書,讓大企業聘請找到戶口,或藉著結婚留在城市。如果沒辦法取得實際戶口,很難縮短城鄉差距。有人認為,他討論很多議題,口號也很多,但是實際的改革還沒有看到。

˙另一個是國營企業也需要改革,因為有太多的腐化、濫權和壟斷利益。如果要走向處哩,就要繼續民營化。這個問題還沒有妥善方案。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細節,但是至少知道習近平意識到問題的所在,願意朝這方向走。至於他是否會成功,我覺得以他和過去2位主席上台的氣勢來看,我認為他的機會比較大。而且他的軍方背景也比較強,看他是否能夠靠著比較穩定的權力基礎推動改革。一般外界對他的期待也會比較高一些。

˙三中全會這次建立一個機制叫國家安全委員會,請嚴教授為我們解析它的重要性和組織結構。

˙美國的國安會是現代國安會的基礎,是在1947年成立。這個國安會是屬於白宮,等於是總統的幕僚單位。台灣總統府也有國安會。國防、外交或金融屬於部會,由行政院長引導。美國已經有部會首長,可是在白宮裡還是有國安會。大陸除了黨之外,還有軍。習近平已經在領軍,也在領黨。但是政府最高行政首長,還是總理。大陸總理李克強有他自己的部會。所以習近平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等於台灣的國家安全會議,一個高規格幕僚單位,這是仿效美國的。

˙大陸學者也說,從江澤民時代開始,大陸就想成立國安會,但軍方不願意權力被瓜分,所以一直持續反對。就像我剛才講的,習近平是因為權力比較穩固,所以才能成立國安會。但這國安會和美國不一樣的是,美國國安會只負責國家安全,對美國國內還有國土安全。但對大陸來講,他們目標是對內,他們國防安全的威脅,最大可能是「藏獨」、「疆獨」或網路安全。所以國家安全委員會,對「疆獨」、「藏獨」、分離主義份子或網路上批判政府的人,都會施以很大控制。

˙從這角度看,大陸經濟願意朝向市場,繼續開放改革路線,經濟方向往右。但是政治方面又是高度控制,所以政治方向往左,所以有「政左經右」的說法。另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成立國家安全會議,目的同樣是要讓首相統合亞太地區與美國和盟邦互動。所以或許中國大陸是對日本國家安全會議做出回應,我覺得也不可以完全忽視。美國、日本、中國大陸都覺得最高領導人需要能掌握安全機制,所以透過國家安全會議,讓他對內對外掌握國家安定,能有更多能力處理問題。

二、從菲律賓風災看救援問題
˙現在菲律賓風災非常嚴重,死傷人數說法不一,最重要的是災後救援問題,並且可能引發疾病問題,請嚴教授為我們分析。

˙首先,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颱風發生的地方是在菲律賓東南部,叫做萊特省。菲律賓是一個很多島的國家,北方大島是呂宋島,南方是民答那峨島,萊特省稍微偏南方一點,離民答那峨島比較近。這裡有個塔克洛班市,二戰當年麥克阿瑟將軍被日本攻下菲律賓時,他說了一句:「我會再回來。」他真正回來的時候,就是在塔克洛班市,它曾經跟日本海軍發生過非常激烈的戰爭,但無論如何,它有一個歷史的象徵意義,就是美軍再度回到菲律賓的地方。

˙我們知道,菲律賓常有風災,被西太平洋形成的颱風攻擊得最厲害的國家,一個是菲律賓,一個是台灣,一個是日本。所以菲律賓並非對颱風沒有經驗。這次發生的強颱,死傷人數有人說上萬,但政府說只有兩千多,很多人認為那是政府為了掩飾菲律賓實際的災情,但我比較難過的是,這件事情發生的頭幾天,我們國內媒體竟沒有太多的報導,國內聚焦在食用油的議題,但對這麼大的災難,跟日本海嘯、南亞海嘯比起來,我認為我們有點歧視菲律賓,認為「反正是菲律賓,我們不需要管。」

˙但實際上這次災情是很嚴重的,後續也發生有難民搶奪食物的狀況,也引起傳染病的問題,大部分國際組織已經開始動員,包括聯合國、紅十字會、美國、日本,有錢的出錢,有糧食的提供糧食,最重要的是,美國、日本海軍、日本自衛隊都已經往災區前進,所以看起來國際社會滿重視,台灣除了有一些捐款,也有路竹會(醫療團體)過去幫忙。

˙有人質疑菲律賓的防颱工作做得不好,也有人認為防颱做的再怎麼完備,颱風來的時候也是沒有辦法。另外,在一個人口快速成長的地方,像菲律賓人口已到達8000多萬人,經濟也是貧富不均,所以貧窮的人往往是集中在貧民區,房屋非常簡陋,所以碰到颱風的時候,就會造成這麼大的財產、生命損失,這也是菲律賓要去解決的問題。

˙而且菲國人民現在也不滿意他們的總統,認為他應該拿出魄力來,但菲國總統卻認為這是地方責任。菲律賓這麼多島嶼,中央政府當然沒辦法完全兼顧,但除了地方政府扛下責任外,中央政府也需要負起一些責任,包括中央氣象局等所有的資訊提供足不足夠。所以我們希望看到的是菲律賓在這次風災後,不僅是接受了各地的救援,之後在防災方面也是要多做一些準備,畢竟菲律賓跟台灣一樣處在颱風帶,建築的要求、規格應該要達到防災的標準。

˙台灣人民好像都認為菲律賓的救援方式並不是很積極,而且很多網友提出批評,請嚴老師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這樣?另外,如果這次風災發生在台灣,是否可以承受這樣等級的災害?

˙首先我認為,我們剛剛提到,台灣對海燕颱風剛開始的關注是不夠的。像CNN,不管對哪裡的颱風都很重視,像每次只要台灣有颱風來,我們還要引用CNN的消息,但當這次颱風襲擊菲律賓,我們好像覺得不是很重要,所以我們報導確實不足。

˙另外,跟日本海嘯比,我們民間自發性的捐助是非常多的,雖然菲律賓跟我們有一些海域的衝突,今年上半年還發生「廣達興號事件」,之後也造成國內民眾不滿,但畢竟人民是無辜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援助這些受災的人民,現在已經慢慢看到台灣有一些善心人士開始做這些事,台灣的光明面還是可以展現出來。

˙如果台灣碰到類似的風災時,台灣是否可以承受?我認為我們可以減少死亡人數,我們救援的行動也可以處理得比菲律賓好,但造成的傷害,可能無法比較,包括我們現在的地貌、海水倒灌的情形,這些是無法改變的。只希望未來在國土規劃上,能夠做到預防颱風、減少災害的措施,包括下水道的清理,不讓水災成為疾病、傳染病的管道。

˙所以我們不能輕忽這樣的風災,一次躲過不代表下一次不會來,我認為這是上帝眷顧我們,但我們從菲律賓的經驗上可以警惕自己,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蓋茲堡演說影響後世深遠
˙接下來想要問一下嚴教授,可不可以為我們介紹一下蓋茲堡演說的時代背景,以及蓋茲堡戰役對美國的重要性如何?

˙蓋茲堡演說是1863年11月的時候,林肯為了紀念蓋茲堡這個地方,南北戰爭一場很重要的戰役,當時戰亡將士的墓園落成,他所做的一個演說。這個演說非常短,只用了272個字,兩分鐘就講完,但到現在大家都記得。

˙對從小讀三民主義的台灣人民來說,很多人說三民主義中的民主、民權、民生是來自於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這是一個意識型態的連結。但回過頭來說蓋茲堡戰爭為什麼很重要,就是當時南北戰爭,南方是要獨立,而北方不讓其獨立,所以南方認為,只要將戰爭開打到讓北方認為南方獨立反而造成的損失比較小時,可能就能夠成功獨立。所以這是南方最出名的李將軍偷襲賓州蓋茲堡這個地方,也是希望這個戰役成功後,讓華府受到壓力,尤其一些反戰人士就會給林肯壓力而讓南方獨立,這是當時南方的戰略。

˙另外,當時歐洲一些國家想承認南方的獨立,他們承認之後,南方可能真的會獨立。所以林肯對這個戰役來講,聯邦政府能夠獲勝,第一就是讓南方獨立的軍事活動受挫,另一個就是讓很多歐洲國家放棄對南方的承認,所以很多人會說這是一個關鍵之役,因為在這之後,聯邦政府的勢力比較能夠壓制住南方,最後南方在經過一年多之後,就決定投降,所以南北戰爭經過這4年多後結束,蓋茲堡戰爭絕對是南北戰爭最關鍵的一役。

˙林肯為了紀念這些人,他們感受一定很深,如果當時李將軍佔了上風,很可能就會讓華盛頓受到威脅。林肯一直強調要維持聯邦政府的完整,所以他靠這個戰役,他做到了,對陣亡的將士非常有感情,所以這個演講雖然只有短短兩分鐘,但是大家可以從這個演說當中,感覺出他對戰士的懷念。

˙是不是可以請嚴教授分析一下,演講的本身是在探討哪些內容,以及演講對整個世界的意義和影響力?

˙這個演說因為很短,跟1963年8月份「我有一個夢」,這兩個演說,一個是50年紀念,一個是150年紀念,這兩個演說大概是美國中學生都會朗朗上口的演說。我自己在就讀輔大英語系,上「演說與辯論」課,我也有練習這個演說。其中最讓人感動的部分,他說:「我們無法再對這個土地表達更高的敬意,因為我們也沒辦法讓這個土地更為神聖,因為那些曾經在這裡奮戰過的勇士,無論他們現在是死是活,他們已經讓這個土地神聖,遠遠超過我們卑微努力所能夠做的增加或減少。」

˙他講得很清楚:「我今天在這裡講什麼,都沒有他們實際所達成的任務更高。」這是林肯講的。其實當年雅典跟斯巴達的戰爭當中,雅典的政治人物佩力克里斯他所做的演說也被記載在修斯狄里斯他的伯羅奔尼薩戰爭當中,對戰亡將士的悼唁是一樣的,他們認為血不能白流,為了雅典跟美國,為了民主國家能夠長存,我覺得這個是前後呼應,林肯也在其中特別提到,人類生而平等,也有講到很重要民權、平權的概念。我相信這一些都是讓大家會記得林肯不僅是解放黑奴,且讓他們爭取到「在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對台灣人來'講,國父就是從這個演說得到三民主義的靈感。另外林肯也在演說中提到:「後世不會記得我們在這裡說什麼,但大家會記得這些人曾經對國家的貢獻。」可是如果沒有這場演說,我認為大家會記得這場戰役嗎?現在靠著這麼著名的演說,大家讀到這演說,反而會去探討這個戰役的背景是什麼,我覺得這反而是一個「立言」帶動一個「立功」,我想這是林肯自己都沒有想像到的。

˙雖然我們知道林肯並非是一個很會直搗黃龍的人,但他能夠很平靜的把悲痛講出來,並將戰士的行為做一個有效的紀念,所以這篇演說對美國來講很重要,就是說,美國南北戰爭之後能夠慢慢走向更強大、民主越來越成熟,進而成為今日的領導地位,不要忘了,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前,有很嚴重的區域衝突,但區域衝突解決以後,美國開始走向工業化、現代化,成為20世紀第一大國。

˙謝謝老師的分析,當初這場演講大受歡迎,之後沒過多久很多的政治人物還有美國民眾都發現這個演講的重要性,過一陣子南北戰爭也因此結束了,所以一個好的演講,他不只可以影響當時的人,還可以流傳千古,我們可以從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還有林肯的演講當中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