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基醫院行愛60載 最遠到馬拉威

羅佳旼 2013/10/23 20:30 點閱 3377 次
屏東基督教醫院走過60年,創辦人是挪威宣教士博德蘭、畢嘉士,從當地人口中的「阿督仔病院」,到現在被原住民部落稱為「我們的醫院」。 (photo by 屏東基督教醫院〉
屏東基督教醫院走過60年,創辦人是挪威宣教士博德蘭、畢嘉士,從當地人口中的「阿督仔病院」,到現在被原住民部落稱為「我們的醫院」。 (photo by 屏東基督教醫院〉

【台灣醒報記者羅佳旼台北報導】從台灣到挪威,至少8700公里遠。在60年前,一群挪威宣教士,來到台灣屏東小鎮創建屏東基督教醫院,轉眼間屏基醫院成為全台第一家承接國家海外醫療團的民間醫院,繼續傳愛行醫到馬拉威,近日出版《我們在行愛路上》與《黑暗中的彩虹》,記錄屏基醫院一路走來的行愛點滴。

屏東基督教醫院走過60年,創辦人是挪威宣教士傅德蘭、畢嘉士,從當地人口中的「阿督仔病院」,到現在被原住民部落稱為「我們的醫院」;從不起眼的小診所,成長為擁有600多床的區域教學醫院。院長余廣亮說,「我們有好多故事,這些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世界的需要,」於是出版了《我們在行愛路上》與《黑暗中的彩虹》兩本新書,記錄行愛的故事。

「這兩本書是一個開始,我們還要繼續用愛往前行。」余廣亮表示,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挪威宣教士傅蘭德已經80多歲了,仍勉勵屏基醫療團隊要繼續往前。團隊曾到南非最貧困的小鎮,當地人詢問為何要到此時,余廣亮說,我們屏東是台灣最貧窮的城市,「因為貧窮,我們可以瞭解貧窮的困難。」當地人感同身受地說讚!

《我們在行愛的路上》是屏基醫院60週年紀念專刊,記錄屏基醫院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作者郭漢辰是土生土長的屏東人,訪談董事長、院長、醫療人員等,以生動的文筆詳實記錄走過一甲子的在台行愛步伐。

屏基醫院用愛來服務病人,願意為病人多做一點,醫院董事長劉侃說,在屏基醫院服務30年了,屏基醫院遇到不開心的病人,會去了解背後原因,「讓病人走出醫院後,是快樂、有尊嚴又健康的病人。」屏基醫院還會和遊民建立關係,幫忙尋找家屬。

此外,屏基醫院也是第一個承接國家海外醫療團的民間醫院,《黑暗中的彩虹》作者林秀美,曾擔任過醫藥記者,她到馬拉威記錄屏基醫療團在馬拉威十年的醫療奉獻,側寫余廣亮、副院長范思善的工作實況。林秀美指出,在當地缺乏醫療資源的情況下,范思善在5年內開了4000刀,小至割包皮,大到割除腫瘤,甚至接生,范思善無所不包,令她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