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端有投書建議(註),對「原住民族教育法的修正,要求五年之內重點學校達到三分之一原民師資比例」,個人想說的是「提高原師比率,也要提高服務熱忱」,才可能有加倍效果,否則原民教育仍將停留在弱勢中原地踏步。
「原鄉地區學校,保持一定的原民師資群」是絕對的必要,因為原民師是學校與部落的橋樑,扮演著現代教育與文化傳承的融合角色,所以原民學校不能沒有原民師。至於是否一定要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個人認為如果原師比例的提高是「原住民族自決權」在教育場域的展現,並能將原民小孩帶向更美好的未來,相信人人都樂觀其成。
打破「殖民」教育
至於「打破『殖民』教育」,〈打〉文中提到「未來若原師少到都快不見人影,這種漢人老師/原民學生的結構,不仍是另一種殖民同化型態嗎?」果真面臨此等情境,也就是連原師都不想回原鄉服務自己族人子弟,那被「殖民同化」又能怪誰?
不是原民,對原民文化只能參與、無法融入,因其文化精髓是原民朋友們身份、階級、習俗、傳說、禮儀、歌舞、祖先智慧……等諸多因素融合及長久時間結晶而成,外族人士難有深層感受。要求服務原校的漢人老師,「協助學校活動貼近部落文化與需求」確實有其困難處。
然而「部落文化與需求」不是原民教育的全部,漢人老師站上原鄉原校教室課堂,兢兢業業的傳授孩子們現代課業、充實基本知能,以備未來參與現代社會的競爭,也是不容忽視的貢獻。這種優異表現,如果因為不符〈打〉文中「好」老師「一為自己族人,二是對族群文化之認同與瞭解。」的兩項文化相關條件,而被認定不足以擔綱原民教育責任,似乎對原校的非原民老師不盡公平。
脫離弱勢更迫切
原民教育的弱勢,「貧窮、單親及父母教育子女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實際上多數原民小孩的教育,幾乎都是靠學校老師提供資源能量,所以原民教育「打破殖民」固然重要,但「脫離弱勢」更迫切,除非我們不認為原民教育是處於弱勢中。
也因此原民學校師資的聘用,「服務熱忱與族文化相隨」兩者兼備當然是最完美的人選,反之若魚與熊掌只能得一,則家長們會做何選擇不問可知。相信沒人願意將孩子交給熱忱不足的老師,也因此老師服務熱忱的自我提升不能輕忽。
註:打破「殖民」教育,原民教師要覺醒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164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