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羅佳旼台北報導】台灣老人真的愛吃藥、愛逛醫院?醫改會7日公布民調顯示,陪同老人就醫有5大心酸:重複用藥、陪病耗時費力、老人常吃錯藥、多科看診困擾多、自費項目霧煞煞,這些都和政府整合門診、家庭醫師政策設計失當、宣導不佳有關。醫改會希望家醫計畫、整合照護擴大推廣、「健保雲端藥歷系統」趕快上路,化解老人與家屬的就醫、用藥困境。
年長者因患多種慢性病症,經常穿梭於各門診間,除患者辛苦,家屬也辛苦。醫改會9月對陪同老年就醫家屬做了民調,家中父親也有慢性病的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感同身受地說,「將近6成家屬對陪伴老人就醫,要花許多時間與精神感到困擾。」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也指出,不識字的老人乾脆不就醫,而向第四台「地下藥局」買藥或相信偏方等,造成錯誤用藥的危險。
調查也發現,陪同長輩就醫過程最困擾的5大辛苦是:擔心長輩重複用藥影響健康;看病耗時,需特別找時間陪伴;擔心長輩忘記吃藥或吃錯;長輩多科看診,耗時費力;對自費項目一頭霧水,不曉得自費項目有無必要。
「其實許多醫院早已推出,一次掛號可多科看診的『高齡整合門診』,來解決這類困擾,但政策的推廣與施行成效不彰。」醫改會研究員陳思佳指出。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進一步表示,衛福部自98年到101年,共編列15億元經費辦理「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計畫」,三年下來受照護的老人不到老年總人口的7%,有8成5以上的人不知道有此服務;且整合門診的執行只做到一次掛各科,但老人仍要奔波於各樓層、各診間就醫。不僅如此,政府用意是整合各科慢性病症醫療,但高達7成的醫院僅針對一種慢性病作診療。
另一項健保署宣布的「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讓民眾就診能夠在地化,醫院提供24小時諮詢、轉診等服務,截至101年已推動9年,共花費83億元。醫改會民調發現,只有不到2成的老人知道有這項服務;健保署資料公告101年家醫計畫,只照護了不到8%的台灣人口,其中長者照護不到2成。
加入家醫計畫的診所只有全台診所的4分之1,健保署回應是因民眾沒有需求,才影響市場的供給多寡。醫改會指出,應是政策推廣不力,不能將責任推給民眾。劉淑瓊呼籲政府,優先將患有多重疾病的長者納入「家醫計畫」與「整合門診」照護,設下監督指標並公開資訊,同時積極推廣各醫療院所提供完善整合照護,改善單科看診情形,達成「全人」照顧目標,以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醫療需求。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提醒民眾,可積極詢問醫療人員用藥資訊,政府要求醫療人員要「一問二查三登錄四傳遞」,醫療人員有義務解答患者疑問、查詢用藥資訊、登錄用藥病例、將用藥病例傳上「健保雲端藥歷系統」,除了靠醫療人員查詢與病患家屬提供資訊,「健保雲端藥歷系統」可為患者的用藥把關,避免重複用藥。
●擔心有重複用藥困擾該怎麼辦?
可上醫改會老人用藥守護神網頁查詢免費的用藥諮詢站,諮詢藥師專業意見。http://www.thrf.org.tw/elder/a_3.htm
(資料來源:醫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