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一名男子申請希望能從穆斯林轉信為基督教,當地高等法院歷經33年審理,終於正式做出判決,同意依法給予該男子自由信仰的權利,將可正式合法取得基督徒的身份。對此,包括教會界與伊斯蘭組織都表示歡迎。 ...
讓學生好過些,英教師不准用紅筆批改考卷。許多人在學生時期,都有被老師以「紅筆」批改的經驗。不過,英國有愈來愈多的學校,要求老師使用「粉紅筆」,來為學生評分閱卷,因為紅色字體太具「侵略性」,容易傷到孩子的心...
捷克首都布拉格街頭數十面中國國旗遭潑漆,抗議中國對西藏人權壓迫統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抵達捷克進行兩天訪問,將與捷克總統齊曼會面,布拉格街頭於習近平所經之路都掛滿中國五星旗,卻在一夜間遭人潑漆。總統...
由於孟加拉近期宗教衝擊不斷,當地民間組織已提案,要將孟加拉改為世俗國家,以避免成為有心人士滋事的藉口。該提案將交付最高法院裁奪,不過,預期過程將耗時而且不易成功。 孟加拉日前傳出一名轉信奉基督教的民...
學校不是考試工廠,學生也不是考試機器人!英國教師工會27日召開年會,以壓倒性的得票率通過「全面抵制小學生考試」的這項投票,呼籲教育部長摩根取消今年度小學生的所有考試。教師工會成員查爾斯指出,孩子們想知道外...
IS恐攻頻傳,不僅使比利時、巴黎的觀光受到短期影響,更重創土耳其長期經濟。布魯塞爾日前遭受恐怖攻擊,讓商家在復活節期間少7成生意,而土耳其在近8個月內更傳6次自殺炸彈攻擊,加上去年11月擊落俄羅斯戰機一事...
全球最保守的土耳其約有3%的女性未婚生子,風氣開放的美國則約達40%,不過這在全世界比例中都不算高,全球最多媽媽「沒有戒指、卻有孩子」的國家是非婚生子逾67%的冰島。 《[CNN]( http://...
北韓政府禁止人民與國境外的家人、朋友通話,但人民仍可透過走私手機,竭盡全力與全球世界取得聯繫。金正恩自2011年掌政以來,將國界資訊監控得更加徹底,加強資訊防火牆,監控所有通訊設備,禁止任何人民透過任何管...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上週四通過臨時決議,將公開目前在西岸以色列屯墾區經商的企業名單。消息傳出後遭到以色列嚴重抗議,不過,巴勒斯坦代表卻認為此舉是為當地人民帶來希望。 英國BBC報導,在該委員會共47個...
葉門首都沙那26日聚集了上千名民眾,紀念1週年的內戰即將結束。聯合國宣布,沙烏地阿拉伯聯軍與青年運動(Houthis)為期1年半的內戰將劃下休止符,交戰雙方已同意於4月10日午夜開始停火,這也代表前總統薩...
擔心塑膠餐具不環保又毒性高?印度發明家以小米、米飯和麵粉研發出各種口味、健康又環保的可食用餐具,不僅引起餐具業及食品業一陣嘩然,一支湯匙僅3塊台幣的親民價格更讓印度一般大眾接受度高,迅速普及。 人們...
毒販願為毒捨命!西班牙警察日前偵破一起毒品交易案,發現前科累累的毒販為躲避偵緝,想出藏毒新招,竟把36包大麻葉裝進膠囊後放進消化道裡。緊急送醫後醫生嚴正警告,此舉的健康風險甚劇。 根據《[The L...
以色列反恐值得借鏡。以色列總理納坦尼雅胡在布魯塞爾事件後,提供比利時以色列的情報支援及反恐經驗,他說在多層安全檢查系統的保護下,凡是進入或離開機場範圍及航廈的所有交通工具,都要經過武裝警衛的檢查。但在多元...
香港近年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團體、由學生組成的學民思潮,20日「快樂告別」,宣布即起停止運作,結束將近五年的政治參與歷史,部分成員將在4月成立政黨,部署參與9月的立法會選舉。 學民思潮早前已傳出因骨幹成...
香港政府公然向藝術表演作政治審查!負責執行文化康體政策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要求劇團從表演場刊中,移除劇團藝術行政主任兼執行監製羅淑燕學歷中的「國立」兩字,劇團經多次交涉也無效,最終撤回該成員相關介紹,改刊...
研究發現,聖戰士中有高比例工程背景的人。兩位社會科學學者甘貝塔和赫托格,從207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恐怖分子中挑出主修科目確定者,發現在93人中有45%主修工程學,且2010年以來,大型恐攻事件的6位主謀皆為...
「歐巴馬恐怕看不到發生在古巴的真相。」上週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首度造訪古巴,為兩國恢復外交關係與促進合作再創新頁。不過,美國許多基督教領袖包括葛福臨牧師在內,仍呼籲古巴應更加開放宗教信仰,葛福臨甚至對共產主義...
台灣獨派人士希望將地名「去中國化」,而中國卻要將地名「去洋化」。根據中國媒體報導,近年來,大陸房地產界吹起一股「取洋名」的風潮,像是在北京就有一處「溫哥華森林」、上海也有一個「泰晤士小鎮」,但當局認為,這...
如果比利時當局對落網的恐怖分子嚴刑拷打,也許布魯塞爾可以逃過一劫?這是美國總統參選人川普的驚人之語。布魯塞爾遭到恐怖攻擊後,美國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立刻由經濟轉為反恐。川普的說法最為聳動,其他候選人則輕重不...
意外造成全球數十年來種族對立、暴力滋生的「毒品戰爭」運動,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助理在哈潑(Harper)雜誌上驚爆,當時展開打擊毒品的「毒品戰爭」真正動機,是為了打擊黑人。 《[哈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