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開始養成一週運動5次以上的習慣,懶惰的身體可能還沒習慣那麼迅速的變化,導致整個腰、肩、背與手臂都會在移動的時候,發出痠痛的警訊。從中可以了解,有時候改變是要循序漸進,太激烈的改變有時候反而會引發許多...
最近指揮中心最沸沸揚揚的議題,就是桃園機場群聚事件,目前擴大感染至8人。目前仍在匡列採檢中。但Omicron諸多輕症的消息確實令人鬆了一口氣,而且台灣疫苗接種率也逐漸提高。如果疫情真的再度爆發,民眾對健康...
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自我檢討:第一是錯字問題,第二是報導的問題。首先,最近錯字有增加的現象,有時候便於行事或趕時間,沒有仔細檢查就把校稿的責任拋到編輯身上。最近的錯字扣款,與多寫稿的費用,幾乎正負相抵,算是...
在禮拜日之前,已經預料到禮拜天的記者會特別少的狀況,所以已經開始才思考有沒有什麼材料可以寫了。禮拜伍剛好跟一個「前」長榮海運的朋友在聊天,他除了嘆息自己跟40個月的年終錯身而過外,更向我分析了為何有現在的...
因為一年也接近結尾,也採訪了不少人,但有時卻出現受訪者答非所問,或在我問完問題後,受訪者一臉疑惑表示,「什麼意思」的狀況,開始反省自己問問題的方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以下是一些反省。 第一,問題的補...
自1990年來首位女性棒球國生誕生為里程碑,女子棒球迎來20週年紀念。女子棒球協會今日也召開記者會,首映女子棒球20週年「我在球場」紀錄片。因為副總統賴清德、立法委員吳思瑤都會出席,所以還是有不少記者到場...
我對記者會的大小理解,並不是排場多大、有多少來賓或地點多高級,而是由現場有多少記者同業來判斷(與攝影機的數量成正比)。接連兩天比較大型的記者會,23日是總統啟動「萬華安居」社會住宅與22日的警光獎頒獎典禮...
禮拜日、禮拜二都有進行採訪,但我突然發現一個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有些受訪者講得是滔滔不絕,當受訪者稍做停頓,我以為是時候見縫插針的時候,未知卻又迎來另一波連綿江水。所以有時候會出現,我正要發語問下一個...
身為一個至台北返鄉回高雄投票青年,禮拜六就坐著客運返回台北,從夕陽落下,到明晃晃的路燈不斷在車廂外閃爍,一路上沒有緊迫盯著公投開票的過程,倒是在客運特有的味道中睡了一個不怎麼舒服的覺,我好像是在台南睡著的...
今天9點半、10點接連兩場記者會,加上兩篇外電,在下午兩點的指揮中心前,就應該要全部完成。可惜自己的撰稿速度還不夠快速,最後還是把一篇稿硬生生拖到了五點還沒寫完。而令人意外的是,我拖到最晚的稿竟然是早上9...
這是繼教召說明會後,第二次參加國防部的線上記者會,記者會上都是「少將」級別的人物,綠色的軍裝將身形拉得直挺挺,胸前、肩上的徽章時而在燈光下閃爍。但令人好奇的是,如此英姿颯爽的將軍不開個實體記者會,讓媒體拍...
今天到經部助國家5G的記者會,經濟部長王美花開場就在媒體聯訪前說,「我知道今天的問題大概都跟5G沒有關係。」記者們心生暗鬼,矛頭都指向大停電,王美花一句話倒是把暗戲弄成明劇,到底大家都突然成了明白人。媒體...
今天兒童心臟基金會召開50周年慶生活動,而該協會是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老字號的招牌自然也吸引了許多醫界同仁到場,致詞內容大多與董事長呂鴻基有關係,讚揚他的事蹟與基金會一路過來的努力。 高齡90...
跑指揮中心那麼久了,指揮中心每天都要盡力出幾道「菜」,給記者朋友們好好嚐嚐,所以難免有幾次內容很空的記者會。但我今天發現兩件事情,第一事情是,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指揮中心的新聞內容,因為不是每位民眾...
7日在聽社長幫忙訪問立委跟學者,意外的時間都很短,幾乎都落在5分鐘那邊,但就很有效率。但以前訪問的時候,都會覺得時間長一點比較好,除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外,感覺跟受訪者的關係也會比較親近。最近就開始尋思,...
昨天到了民眾黨舉辦的超大盃辦論賽,心中覺得誠惶誠恐,一部分是因為辯論主題是複雜的藻礁議題,另外也有耳聞辯論賽中宛如機關槍的速度。 正方一辯首先上場,手裡拿著卷帙浩繁的資料站到辯論台前,宛如youtu...
孫曼蘋教授從卓新獎做為起點開始這次的演講,對於有親身參與(我去採訪的)頒獎典禮的人,但談到一些得獎者或得獎作品時,很容易回想起現場的狀況,也更容易身有同感。 當天《報導者》拿下社會公器獎時,執行長、...
昨日於記者會後,都有人主動上前與我換名片,原因就是因為問出了好問題!昨天警察三等特考不公平記者會上,主要都在控訴考試多不公平啊、警大洩題有害公平性等問題。但我那時候就再會影響什麼,在提問環節問了一題,警察...
今天去參加台北醫學大學的成果發表會,以醫療創新為主,各個學校與團隊各顯本事,從蔬果纖維飲料、改良的封片膠與智慧病床等。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寫了其他幾個團體,卻不沒寫其他團體,會不會有點不公平,要是有個團隊衝...
導言要濃縮精華、要有現場感、論述不能空泛、帶著批判精神不能照單全收、要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往後還有夾敘、夾議、夾現場的多元呈現,脈絡感的表現等,回想以前看新聞真的有「外行人看熱鬧」的感覺。 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