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沙丘下有水跡 宜居環境比預期還早

莊宇欽 2025/11/24 14:12 點閱 278 次
美國天文研究指出,火星沙丘下曾經出現水流動的跡象,這表明其可能在早期便已擁有適合生命的居住條件。(Photo by Daniele Colucci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美國天文研究指出,火星沙丘下曾經出現水流動的跡象,這表明其可能在早期便已擁有適合生命的居住條件。(Photo by Daniele Colucci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早期火星可能已經有生命居住!美國天文研究指出,火星沙丘下曾經出現水流動的跡象,這表明其可能在早期便已擁有適合生命的居住條件。對此,火星曾多次存在液態水和適合生命的生存環境,其24種礦物質成為有利於生命生存的證據。

沙丘下水流動跡象

SciTechDaily》報導,針對火星蓋爾隕石坑中的古代沙丘,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研究團隊以「好奇號」火星車進行觀測,並將其結果與地球類似環境下所形成的自然沙丘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火星沙丘下曾經出現水流動的跡象,這表明其可能在早期便已擁有適合生命的居住條件。

研究指出,火星山脈的水從細小裂縫中滲入沙丘,並在浸透沙子後留下石膏等礦物質。對此,這種礦物質也存在於地球沙漠中,其能夠長期保存有機物質的痕跡,有望成為未來尋找火星生命的重要目標。

紐約大學科學家阿特里表示,火星並非單純從濕潤變為乾燥,即使在湖泊和河流消失之後,少量的水仍然繼續在地下流動,形成維護微生物的生存環境。

24種火星礦物質

今日宇宙》報導,萊斯大學研究指出,根據「毅力號」火星車在耶澤羅隕石坑的發現顯示,火星曾多次存在液態水和適合生命的生存環境,而透過化學計量礦物識別 (MIST) 演算法,最終識別出24種火星礦物質。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礦物質反映出流體環境隨著時間推移,從更惡劣、炎熱和酸性的流體,轉變為更中性、更鹼性的流體,這種轉變更有利於生命的生存,並揭示隕石坑中火山岩的動態變化。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