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影〉金馬各得獎主 奇妙的隱形連結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5/11/23 16:39 點閱 121 次
張震放下偶像光環,自然演出外送員的焦慮,奔走於紐約街頭,還引發路邊真實外送員的關切,角色的融入,由內而外,讓他以華人移民角色再得金馬影帝。(金馬影展 TGHFF 臉書)
張震放下偶像光環,自然演出外送員的焦慮,奔走於紐約街頭,還引發路邊真實外送員的關切,角色的融入,由內而外,讓他以華人移民角色再得金馬影帝。(金馬影展 TGHFF 臉書)

這次金馬獎,我幾乎看了所有入圍的片子,寫金馬系列專題時,我一直認為整體性表現超水準的《大濛》會是最佳劇情片,並預料美術和造型設計會拿大獎。

我也寫下以私人家族史探尋國族歷史根源的紀錄片《隱蹟之書:重寫自我》是本屆金馬獎最吸引人的紀錄片,果然兩片都得到大獎,《大濛》並一如我預期,得到最佳劇本、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和最佳影片成為最大贏家,實至名歸。


”AA”

《大濛》是金馬最大贏家。(作者提供)

廖慶松一音定錘

但若以得獎率來說,《隱蹟之書》又更勝一籌,入圍最佳紀錄片和剪輯獎,兩項全得,得獎率堪稱百分百。

雪美蓮打敗了為《左撇子女孩》剪輯的奧斯卡最佳導演西恩貝克的關鍵,在於以剪輯大師著稱的評審團主席廖慶松「一音定錘」。廖慶松和雪美蓮以前合作過劇情片的剪輯,他對於她的剪輯方式未必認同,但非常支持這部紀錄片因雪美蓮的剪輯而更引人入勝。


”AA”

雪美蓮以《隱蹟之書》獲得最佳紀錄片及剪輯獎。(作者提供)

真誠得到共鳴

攤開得獎名單分析,金馬評審儘管意見分歧、邏輯不一,但強調創作的真誠則是共通點,因此很多由自身經驗出發的電影都獲得了青睞。

與《大濛》最後爭奪最佳劇情片獎的《眾生相》,是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影片,卻險些讓金馬締造了最超尺度的大獎紀錄,幕後竟有隱形的連結。

高調出櫃的香港導演李駿碩與美國男友在疫情間相隔兩地,相約開放式關係各自發展,他以自己的約砲經歷坦然描寫男同志的日常,犀利地挑戰尺度與一般人的感情觀。


”AA”

李駿碩拿到最佳導演獎,高調向男友示愛。(金馬影展 TGHFF 臉書)

李駿碩的創作初心

競逐新人獎的張迪文,在鏡頭前從容全裸、與各色人種交歡,把前一個約砲對象的身分、經歷,變成自己的身分與下個對象交往,這讓人聯想香港反送中後,港人在集體創傷後的現狀與心境,一場男主角在公車上讀”Stay True”這本書而痛哭,也讓人看到了李駿碩的創作初心。

這部片採黑白片呈現,來自導演本身是色盲。片中除了張迪文外,唯一的演員是來自台灣的王可元,李駿碩也藉由王可元的空服員角色,嘲諷了台灣人對於享有自由不知足的心態。

《大濛》大戰《眾生相》

李駿碩在金馬獎是常客,他的第一部LGBT作品《翠絲》讓袁富華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2021年他關注香港遊民的《濁水漂流》入圍了金馬12項,片中飾演遊民的謝君豪與演出失語症的柯煒林雙雙入圍了最佳男配角,雖未得獎,但足以讓當年擔任評審的李烈、陳玉勳對柯煒林眼睛一亮,促成了後來《大濛》找他演出男主角。

我原本十分看好張迪文能夠因《眾生相》從容自在獲得最佳新人獎,但看了《左撇子女孩》的馬士媛叛逆獨立的演出,知道他們必有一戰,果然評審過程中馬士媛是以一分險勝張迪文。


”AA”

看了《左撇子女孩》的馬士媛叛逆獨立的演出,知道他們必有一戰,果然評審過程中馬士媛是以一分險勝張迪文。(金馬影展 TGHFF 臉書)

尋找范冰冰

范冰冰能否順利拿影后? 范冰冰會不會出席頒獎典禮? 一直是本屆金馬獎的最大懸念。據知她飯店都訂好了,直到前一天,大陸的廣電總局找上她談話,不能來典禮才成定局。


”AA”

范冰冰未出席頒獎典禮,張吉安導演現場連線范冰冰發表得獎感言。(作者提供)

尋找范冰冰,一直是觀看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新作《地母》的考題。因為真的找不到! 只能看到她「易容」演出的角色鳳音。一位白日在馬泰邊界農地耕種的農婦、晚上為人解降的女巫。但分心在觀影時尋找范冰冰,的確讓我有點出戲。

張吉安來自馬泰邊界農村,父親就是解降師。他5年前由父親的解降人生拍出《南巫》,得到金馬最佳新導演獎,又以馬來華人513事件傷痛的餘緒拍出《五月雪》,入圍第60屆金馬獎9項提名。

張吉安特殊的電影語言,讓決心改變自己重新出發的范冰冰,主動找上張吉安自荐演出《地母》,她讓張吉安催毀她的面容,投入角色勤學農耕及向張吉安的爸爸學習解降的手勢與咒語,成為張吉安父親的關門弟子,一切努力,讓人尋找范冰冰,又找不到范冰冰。

《我家的事》四主角全入圍

尤其是范冰冰努力學習的福建話及馬泰邊界的方言如此地道,令來自馬來西亞的決選評審擊節讚賞,兩輪投票以十比五勝出高伊玲在《我家的事》中堅韌的母親角色。努力苦練馬來華人口音的陳雪甄,也因在馬華導演廖克發的《人生海海》中語言及肢體表情而勝出,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而以《我家的事》得到最佳改編劇本的潘客印,是改編自己的短片《姊姊》,因他的姊姊就是領養的,他發現母親在姊姊生病時心疼流淚,有感於無血緣的人都能產生如此深刻強烈的連結,因此衍伸出以一家人各自觀點出發的《我家的事》,新穎動人的敘事方式,讓這部片子的四位主角全入圍了演員獎項,得到最佳男配角的曾敬驊,在片中的角色就是導演以自己的雛形編寫的,雖說得到改編劇本獎,其實是源自他真實人生的原創。


”AA”

以一家人各自觀點出發的《我家的事》得到最佳男配角的曾敬驊,在片中的角色就是導演以自己的雛形編寫的。(金馬影展 TGHFF 臉書)

鄒時擎遭自己狙擊

同樣把自己的短片《老樣子》延伸成劇情長片的韓裔加拿大導演Lloyd Lee CHOI 勞埃德李崔,以《幸福之路》獲得了最佳新導演,打敗了《左撇子女孩》的鄒時擎。

張震片中飾演的外送員在接妻女來美團聚的前兩天發生了意外,一下子失去工作與住處,一無所有,讓他對遠道而來的妻女只能報喜不報憂,而一方面奮力在紐約街頭掙扎克服難關。

張震放下偶像光環,自然演出外送員的焦慮,奔走於紐約街頭,還引發路邊真實外送員的關切,角色的融入,由內而外,讓他以華人移民角色再得金馬影帝。

說起《幸福之路》與鄒時擎也有隱形連結,鄒時擎和今年以《艾諾拉》得到奧斯卡五項大獎的西恩貝克長年合作,2004年合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以華人在美國移民為主題的《外賣》,兩人以3000美元完成,參加了28個國際影展,開始受到重視,而《幸福之路》循此路以相似的題材,打造了勞埃德的得獎路,猶如鄒時擎遭到二十年前的自己狙擊。


”AA”

金馬落幕,得主以真情流露贏得獎項。(作者提供)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