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鳳凰」將直撲台灣,10日因外圍環流就會開始下雨!中央氣象署9日指出,10到11日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有機會出現共伴效應,使雨勢有更加明顯的趨勢,13日就有可能登陸台灣;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颱風經過呂宋島後,強度雖會逐漸減弱,但環流伴隨「強風、豪雨」,仍不得大意。
共伴效應雨勢增大
中央氣象署指出,10到11日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有機會出現共伴效應,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陣雨,並可能有大雨或局部豪雨。尤其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東部山區,有可能會產生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
12到 13日部分,整體降雨強度將受颱風屆時強度及路徑而定,周三颱風中心逐漸接近西半部地區,在中南部、花東部地區有陣雨,並有大雨或局部豪雨,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周四隨著颱風逐漸減弱並遠離,降雨強度將會趨緩,中部以北、東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仍有短暫陣雨。
東、北部注意大雨
中央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指出,鳳凰如同其他11月北轉強颱特性,因陸續受到呂宋島破壞、台灣地形阻斷部分水氣及部分中緯度穩定空氣逸入,致使強度減弱;正因為各別模擬強度減弱速度有差異,模擬路徑也更加分散,故颱風環流所伴隨「強風、豪雨」有很大「不確定性」。
吳德榮預估,11、12日鳳凰「共伴效應」最劇烈,北部及東半部有發生「大量致災雨」潛勢。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則認為,鳳凰颱風北轉的過程,減弱幅度蠻大的,登台前一刻應該只剩輕颱,但民眾還是要做好萬全準備。另外,中南部具體的影響狀況,要看颱風北上時當下的型態才能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