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析水與空氣 新設環境資訊科技司

呂翔禾 2025/10/16 15:42 點閱 256 次
環境部16日宣布新設環境資訊科技司(AI司),盼強化資料整合、改善環評效率與加強廢棄物查緝。(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環境部16日宣布新設環境資訊科技司(AI司),盼強化資料整合、改善環評效率與加強廢棄物查緝。(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未來成立環境資訊科技司(AI司)後,可以更好的分析環評資料、強化救災與取締濫墾濫伐!」環境部16日宣布新設AI司,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希望能將資料應用與監測區分開,強化環境部整合資料強度。另外,AI司也會協助環境部設立線上智慧客服,讓民眾可更方便查核環評。

加速查緝盜採濫伐

彭啟明笑說,環保署(環境部前身)在民國76年就成立了,當時內部就有監資處,是針對空氣品質進行監測,但隨著AI時代發展,他希望將監測業務移到大氣與水保,AI司將專心進行AI功能開發與資料治理的業務。他舉例說,環團現在都說環境部的環評結論寫很快,就是透過AI整合分析撰寫而成。

「AI還可以協助車牌辨識!」彭啟明指出,在取締濫墾濫伐,盜採砂石的時候,很多山老鼠都會記稽查人員的車牌,透過AI辨識盜採者的車牌,更快速的結合GPS的比對,就可以加強查緝效率,還有處理石棉瓦等問題。他透露,未來會修正《廢棄物清理法》,運輸廢棄物的砂石車都要裝GPS。

整合多樣環境資料

他也表示,環境部在此次光復鄉救災,雖然現場在20幾天內共湧進50萬名志工,但環境部真正有動員到的只有2、3千人,未來若再遭遇巨大災害,盼借重AI司使用AI,以強化調度與救災的效率。

數發部次長侯盈秀則說,面對AI時代,政府施政要敏捷調整,還有以資料作為治理基礎。AI司歷經數個月後能順利調整完成,在政府部門內實屬不易,顯見調整之快速;數發部未來也會透過「資料匯流」的計畫,並透過制定《資料創新條例》,協助環境部整合跨部會與部門,從各處蒐集而來的不同資料。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