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視力的盲點

施壽全 / 醫師 2025/10/15 13:20 點閱 227 次

眼睛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素有「靈魂之窗」的美譽。光線通過瞳孔到達眼球最深部的網膜,觸動其上的錐狀細胞,再經視神經傳到大腦枕葉的視覺中樞,就產生了視覺。

網膜上錐狀細胞最密集,感光最強的區域稱為黃斑部,離黃斑部不遠,就是視神經進入腦部之處,稱為圓盤(disc),該區域無錐狀細胞,所以是網膜的盲點。網膜雖有盲點,但因網膜處處有感光細胞,足以輔助各種角度的視覺,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感受到盲點,必須用特別方法,才能偵測到盲點的存在。

有盲點而不自知

無論如何,盲點的存在,代表上帝所造之物,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平常時候,視覺無法感知盲點,也正好似人們在處理事務時,有時會陷入有盲點卻不自知困境的象徵。

正常細胞突變成癌細胞,逐漸增生長大,絕大多數實質腫瘤約達0.5公分大小,才能依據目前儀器的解像力,給予正確的診斷。在此大小以下,或者無法辨識是好是壞,或者雖視力無盲點,卻因還「看不見」,所以無法判斷。

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使用特殊方法,從血液中偵測出癌細胞基因,稱為「液態切片」。液態切片的理想是在相當早期就能發現身體某組織中已產生癌細胞,或者原本罹患癌症的病人經治療後,可以在明顯再發前偵測出來。但液態切片需要極高端的技術,才能從流動於血液中的自由基因,分辨何者是正常細胞核的片段,何者是源於癌,人類希望突破這種「看不見」的困境,還有一段路要走。

看見卻視若無睹

眼睛雖是靈魂之窗,但還是有許多東西看不見。比如說,空氣就看不見。既然看不見,性子就不容易捉摸。所以,空氣的流動,可以成為和煦的微風,但若大發脾氣,也會變成帶來重大災難的颱風。

病毒也是肉眼看不見的。即使人類大致可以了解,病毒藉由什麼方式傳播,所以能制定辦法,盡量避免讓它們任意到處擴散,但是因為看不見,眾人還是無法不緊張與驚慌。

看不見的,很可怕,但有些事情,明明看見了,卻刻意「視若無睹」、「視而不見」,這恐怕比看不見,更加恐怖吧!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