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仍有大量中國路名、且不願面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還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些都是需要導正的『不正常』現象!」辜寬敏基金會15日提出「2025國家不正常關鍵報告」,盼導正不正常現象,讓台灣國家正常化。綠委張雅琳表示,韓國與西班牙都願面對轉型正義,相關議題不該泛政治化。
中國路名與台灣無關
辜寬敏基金會副董事長林宜正表示,近來中國國民黨的選舉,中共介選陰影甚深,希望未來不要成為「中國」的國民黨。他強調,台灣如今做為國家仍不正常,如今還要擔心敵國有能力介入台灣的各項選舉,並將許多威權時代的遺緒與象徵當成日常,因此希望透過報告書,將這些不正常的狀況調整。
高雄科大科法所教授羅承宗舉例說,立法院周圍有鎮江、青島與濟南等路名,但這些都是中國地名,與台灣何干?另外,台灣明明很有錢,可以蓋很多豪華的地方議會,但立法院還要屈就在老舊的二女中建築物?台灣到處都有「林森」路,但林森生於福建、死於重慶,也與台灣毫無關係,以高雄麻豆來說,就應該要有「麻豆路」。
不要配合認知作戰
「中正紀念堂議題不能再逃避了!」民進黨立委張雅琳指出,空間不只是建築物與設施,也是權力的展現、展現威權崇拜的敘事,中正紀念堂作為國家精華地段,但相關的轉型正義總會有大量的政治討論。但以韓國與西班牙為例,韓國的光州事件曾放置總統紀念碑,如今轉型為民主紀念公園;西班牙的佛朗哥陵園後來也變成反省獨裁教育之處。
台灣安保協會理事宋承恩強調,各國如今都在協助台灣國際地位正常化,讓台海議題國際化,但中國如今透過扭曲論述、強調台獨破壞現狀與和平統一,讓台灣人還可以選擇效忠中國、拿中國身分證,弱化台灣強化國防的決心,這些都是不正常的地方,台灣應該與國際一同合作,對抗這些扭曲的論述與認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