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輔助歷史教學的嘗試(李宗翰、柳立言)

李宗翰 / 台師大歷史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2025/10/14 14:50 點閱 2762 次

李宗翰(台師大歷史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柳立言(中研院史語所退休研究員)

廣達林百里董事長和中研院廖俊智院長都認為AI已初具博士生的程度。今年三、四月間,我們與十多位碩士和博士生測試AI的ChatGPT、DeepSeek和Grok對輔助歷史教學和研究的潛力,現在稍說前者。

AI已具博士程度

基本上我們把AI當作seminar的一員,由老師與同學檢討它的報告,既訓練同學透過提問來駕馭AI,也找出AI的優點和缺點。

主要提問是歷史系所鮮少講授的「宋代繪畫對了解宋代歷史有無關係」,AI的答案跨越六個研究領域:社會生活與城市風貌、經濟與科技發展、文化與思想、政治與宮廷生活、宗教與信仰,和民族關係與對外交流。

AI坦承缺點

我們眼睛一亮,隨即連番問難,好讓AI改正錯誤和更重要的「由淺入深」。例如指出AI的答案並未完全符合史學方法的一點三論(切入點+論據+邏輯推論→論點),請它補充證據,然後針對它提供的新資料,指出它沒有區分直接、間接和模糊證據,以致證據雖多也無法支撐論點,又要求它依照邏輯三段論處理新舊資料,並以表格呈現等,其實也是在訓練同學分辨資訊的真假和強弱。

AI可教研究所

AI一再修補之後,我們提出書評的五個標準「長、闊、高、深、新」,請AI自我評估:長指長時段(longue durée),闊指跨領域(cross-field)和跨學科(inter-discipline),高指重要性(大問題都由小問題和中問題層疊堆高而成,始謂之宏觀或大歷史),深指立論深厚縱有小毛病也不能動搖,新指創新或原創性的大小。

AI誠實承認缺點,例如「並未提出全新的觀點或原創性的見解,而是基於已有的學術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和「答案的論點較為全面,但深度有限。雖然提到了多幅畫作及其歷史意義,但缺乏對這些畫作背後更深層次歷史脈絡的探討,如具體的社會結構、經濟變遷、文化思想的演變等」,這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接著測試AI給學生建議論文題目的能力,請它從宋以前和宋代各選一位藝術家,以研究繪畫的承先啟後。它挑選了畫論鼻祖顧愷之和文人畫先鋒蘇軾,並說明為何不選謝赫和宋徽宗等名人。AI的說法有論有據有邏輯,且較前頗具深度,進步神速,同學得急起直追。

有謬論也有強大邏輯

最有趣的是請AI在完成這次與人類的「學術互動」之後,自我衡量能否教授大學部和研究所。它的答案堪供老師備課之用,例如它以為在「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學術性與嚴謹性」、「方法論的啟發性」、「適合大學部的知識深度」等四方面有資格教授大學部,並可「增加案例與圖像分析」、「引入更多學術爭議與討論」、「提供延伸閱讀與作業」和「簡化部分專業術語」等,但目前不足以教授研究所。

適逢發生社會學名師無法教授理工大學生事件,我們請AI設計文學院老師教授理工生和理工學院老師教授文科生的入門課程,似屬可行。

總的來說,AI的缺點與人類無異,例如胡扯,大抵是因為訓練AI的是人類及其製作的文本,其中充滿謬論、謊言和間接教人如何高明地犯罪的司法案例,AI有樣學樣,要它改邪歸正,亦如同老師想法將壞學生教化為好學生。

AI的優點或對教學的貢獻至少有三:一,它擁有強大的知識和邏輯,善用者可隨時挑戰老師,達到高度的教學相長;二,它亦有強大的學習和反省能力,其「方法」或「過程」甚可參用,一如我們從經典名著學習「如何」建立論點;三,它能否大幅進步反過來檢驗老師的教學方法與內容是否高明,可給老師帶來不少成就感。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