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從馬太鞍地形看居住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10/07 14:38 點閱 885 次
光復鄉受災村里正是沖蝕凹岸潰堤的下游聚落,而對岸彎曲河流凸岸聚落則相安無事。(作者提供)
光復鄉受災村里正是沖蝕凹岸潰堤的下游聚落,而對岸彎曲河流凸岸聚落則相安無事。(作者提供)

在網路及新聞媒體重複放送下,看到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流的土石泥水,猶如萬馬奔騰般,從高山峻嶺傾洩而下,並自水流路徑沖出毀損堤防,進而淹沒下游低窪村里。一向標榜好山好水的花東,瞬間變成窮山惡水。
這種噩夢並非前例,往後也不容高枕無憂。面對極端氣候暴雨連連,堰塞湖致災以外的山洪爆發,想必每年還會有無數次沖毀堤岸,水淹低窪聚落的水患災害,政府部門務必記起殷鑑,未雨綢繆及早全盤因應。

600人與8000人都沒說準

行政單位估600人,是怕錯估範圍及人數而擾民;學術受託團隊估8000人,未考慮執行能力,更怕錯估不足有專業責任。堰塞湖以外的安居問題猶未掌握。
淤積的堰塞湖早不引流,一定會發生溢流或潰流;發生潰流的土石泥水因坡陡湍急,一定不會循著既有水流路徑走,會在彎曲處沖蝕水流路徑外側凹岸而發生潰堤,導致堤後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聚落淹水。

一水之隔,命運大不同

古人的風水智慧(當然不是用來算命找氣場騙錢的風水)認為,最佳聚落建築的選址環境是「依山傍水」好風水,但是傍水的聚落建築不能在彎曲河流外側的沖蝕凹岸。這次光復鄉受災村里正是沖蝕凹岸潰堤的下游聚落,佛祖街首當其衝又無排水閘門,死傷當然慘重。而對岸彎曲河流凸岸聚落則相安無事,貿然要求撤離顯然無異擾民。

多少聚落處於惡地

擇地而居需要「觀形察勢」,係指近觀百尺地形,遠觀千尺群峰。台灣高山峻嶺、野溪圳堤、水岸河階等山林水路,需要衛星定期、不定期(颱風或較大地震後)空拍監測,包括:山壁或林地崩塌、地層滑動、積水成湖山坳等,並及時提出警告。

為確保居住安全,首要針對位於山坳、河谷下游沖積扇、溪流彎曲處沖蝕凹岸聚落處,浚深河床主水道、強化堤岸結構及岸內排水。

治本之道要從縣市國土計畫著手,不要只在城鄉發展區範圍大小做文章,要善用不同比例尺地形圖,分析大、小環境的地勢及水系,分級指出位處惡地險境,不適宜居住聚落,全盤規劃安全居住環境及跨地就業方案。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