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評估人格特質 影響壽命長短

莊宇欽 2025/09/30 10:26 點閱 1328 次
英國心理學研究指出,自我描述的人格特質有助於預測未來的壽命長短。(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C.C License)
英國心理學研究指出,自我描述的人格特質有助於預測未來的壽命長短。(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人格特質也會影響壽命長短?英國心理學研究指出,自我描述的人格特質有助於預測未來的壽命長短,包括活潑、有條理、負責、勤奮、細緻和樂於助人等正向性格,都可能延長壽命。專家指出,性格在預期壽命上可能發揮輔助作用,甚至對壽命有可衡量性的評估。

人格特質預測壽命

NewsBytes》報導,愛丁堡大學針對人格特質和壽命長短的關聯性進行研究,透過分析超過22000名成年人填寫的標準化性格問卷,並以6至28年的時間進行追蹤調查,關注個人描述如何影響未來壽命。

研究發現,使用「活躍」特質的自我描述擁有較低的死亡風險,即使考慮到年齡、性別和醫療條件,其死亡風險也降低了21%。此外,活潑、有條理、負責、勤奮、細緻和樂於助人等人格特質,也都與長壽密切相關。

如此一來,自我描述的人格特質相較於普遍人格的特質類型更能預測死亡風險。愛丁堡大學心理學教授莫圖斯表示,這項研究關注的是具體的自我描述,而非廣泛的人格類型,並有助於預測未來的壽命長短。

性格檢測健康風險

衛報》指出,該研究有助於發展出檢測健康風險的工具,不僅基於血壓和膽固醇等身體狀況,還基於人們思考、知覺和行為的不同模式,而醫療服務機構也能將性格篩檢納入常規性測驗。

事實上,性格在預期壽命上可能發揮輔助作用,但在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卻被嚴重低估。利默里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奧蘇耶阿班表示,人格特質不僅具有普遍的影響力,甚至對壽命有可衡量性的評估。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