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年輕人容易吸加熱菸,台北市政府與董氏基金會決強化校園宣導,盼減少青年吸菸!董氏基金會主任林清麗24日強調,菸草中的尼古丁上癮後很難戒除,開始吸菸後平均持續上癮30年,因此年輕人成為菸商鎖定對象;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強調,9成吸菸年輕人是從「加味菸」入門,所有菸品都具有高度致癌風險。
憂同學之間直銷
林清麗提醒,目前新興菸品正透過直銷的方式在年輕人之間擴散,就是同學提供給同學。但《菸害防制法》明文規定電子煙或未經核可的加熱菸,不得製造、輸入、販賣、展示、廣告或使用。學生之間透過社群媒體轉傳、販售新興菸品,不只違法,還等同被菸商利用成為下線、幫菸商廣告。
黃建華表示,國際研究指出,9成吸菸年輕人是從「加味菸」入門,加熱菸使用者更有8成是年輕人,且加熱菸使用者約9成會成為紙菸、加熱菸的雙重使用者,總吸菸量不減反增。加熱菸及所有菸品,都具有高度致癌風險,也會製造二手菸、三手菸,唯有遠離所有菸品,才能真正守護健康。
唐玲現身說法
戒菸超過10年的董氏基金會義工唐玲分享說,自己罹癌並非偶然,吸菸是最大因素,以前會用抽煙排解焦慮,但後來發現花很多錢,還有胸悶、背痛與呼吸不順,後來在戒菸門診協助下才戒菸,但也因為太慢行動,所以2019年還確診胃癌4期,歷經化療與手術,甚至切掉3分之2個胃,讓她深刻體會菸害造成的傷害多嚴重。
「尼古丁等於大腦毒素!」北醫精神科醫師黃宇銳強調,青少年大腦仍處於快速發育階段,須到25歲才完全成熟,愈早接觸菸品就越容易產生依賴與成癮。另外,尼古丁會對大腦前額葉皮層中產生神經毒性作用,干擾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執行功能和抑制控制能力,恐影響注意力、學習、情緒和衝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