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衡)匯率的升值與股市震盪有玄機

林建甫 2025/09/14 14:34 點閱 114 次
此舉不僅反映市場壓力加劇,也顯示央行對匯率穩定的高度重視。匯銀人士指出,近期亞洲央行普遍強力阻升,台灣也不例外,顯示區域貨幣政策已進入協同防禦階段。(網路截圖)
此舉不僅反映市場壓力加劇,也顯示央行對匯率穩定的高度重視。匯銀人士指出,近期亞洲央行普遍強力阻升,台灣也不例外,顯示區域貨幣政策已進入協同防禦階段。(網路截圖)

最近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大幅跳升至 26.3 萬人,創下近四年新高,最新非農業就業人數僅增加2.2萬人,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迅速升溫,資金開始尋找高報酬與穩定市場。

亞幣台股熱錢首選

台灣股市在AI與半導體題材支撐下持續走高,吸引外資熱錢強勢匯入。新台幣匯率上周五一度升抵30.2元,升值幅度達0.32%,遠高於韓元、泰銖與令吉等亞洲貨幣。央行雖全力阻升,午盤即進場防守,但終場仍收在30.246元,顯示升值壓力未減。

這波升值並非孤立事件,而是自5月以來的延續。當時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美元信心受挫,資金湧向亞洲市場。台灣因股市表現穩健、經濟結構相對穩定,成為資金首選。新台幣從33元一路升破31元、30.5元,短短數月升值逾10%,創下近年罕見紀錄。

央行攻防升級

面對熱錢強攻,台灣央行的干預策略明顯升級。過去多在下午3點半後進場作價,如今已提前至午盤後「真槍實彈」防守。此舉不僅反映市場壓力加劇,也顯示央行對匯率穩定的高度重視。匯銀人士指出,近期亞洲央行普遍強力阻升,台灣也不例外,顯示區域貨幣政策已進入協同防禦階段。

然而,央行的干預效果有限。外資匯入力道強勁,且多屬短線操作,進出迅速。若干預過度,可能引發市場對政策透明度與匯率自由化的質疑;若干預不足,則可能造成出口競爭力受損。央行在穩定匯率與維持市場信心之間,正面臨艱難抉擇。

升值背後的結構性風險

新台幣升值雖有助進口成本降低,但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而言,卻是利潤壓縮的警訊。大型科技企業尚可透過避險工具調整策略,但中小型出口商往往缺乏資源,只能被動承受匯率波動。若升值持續,將影響接單能力與獲利表現,進一步削弱產業競爭力。

更嚴重的是,匯率劇烈波動將使企業難以制定穩定的價格策略,影響長期布局。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若匯率失控,將不只是企業獲利問題,而是整體經濟結構的脆弱暴露。升值過快、回貶無力,都是政策必須正視的風險。

金融市場潛藏震盪

目前支撐新台幣升值的主因,是外資熱錢追逐台股題材,尤其AI與半導體概念股。但這些資金多屬短線操作,並非長期投資。一旦美國利率決策反轉,或台股漲勢停滯,資金可能迅速撤出,導致新台幣急貶,金融市場震盪加劇。

這種「熱錢驅動型升值」極易造成資產價格泡沫與匯率失序。若央行無法有效管理,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股市、債市與實體經濟。台灣金融市場雖具韌性,但面對全球資金流動加速,仍需建立更具彈性與透明的政策框架。

台灣需要金融韌性

新台幣匯率的升值與震盪,不只是技術性問題,而是台灣經濟結構與政策應對能力的綜合考驗。央行的干預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能因應未來波動的制度性防線。包括匯率政策透明化、資本流動監管機制,以及出口企業的避險工具普及。

台灣不只是匯率守門員,更是全球資金流動中的關鍵節點。若政策只著眼於短期穩定,而忽略長期韌性建構,將難以應對下一波金融風暴。真正的挑戰,不是今天升了多少,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面對下一次震盪。匯率穩定固然重要,但金融韌性,才是台灣該追求的方向。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