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造一個無騷擾的職場環境

醒報編輯部 2025/09/08 14:43 點閱 229 次

在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處處都有沉默的哀號。

當一位女星勇敢地揭開過往創傷的傷疤,道出自己在職場中遭遇的性侵與權力壓迫時,這不只是揭露了個人的經歷,更揭開了整個社會對於「女性在職場是否安全」的長期忽視。這並非單一事件,也不只是演藝圈的問題,而是遍及各行各業、長期以來被漠視、被壓抑、被合理化的結構性傷害。

不是最後一個

她不是第一個,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個。在發聲的同時,她身邊的空氣忽然稀薄,能出來力挺的藝人寥寥無幾,更多人選擇沉默。因為害怕失業、害怕被封殺、害怕一切努力化為烏有,因為這是一個會懲罰受害者、卻放任加害者的職場環境。一位同樣曾經歷職場性騷擾的藝人說得直白,因為「大家也要保住飯碗。」

這樣的氛圍令人痛心,一個社會若讓人因「做對的事」而被犧牲,則正義便淪為裝飾。一位公眾人物發聲的代價是事業、名譽與精神健康,這不是勇敢與否的問題,而是體制能否真正保護弱者、伸張正義的問題。這次的事件讓我們再次正視女性在職場上,不只是工作者,更常被當作性別角色來對待。她們的能力常被忽略,她們的界線常被逾越,她們的拒絕常被視為挑戰權力者的威嚴。

滋養騷擾的溫床

這種「不說話就不會有事」的文化,其實正是滋養騷擾與壓迫的溫床。當有權勢的人可以上下其手而不被懲罰,當受害者在深夜只能躲在沙發上哭泣,當家人因恐懼而不敢點外賣,當一個人的工作場域變成生存戰場,社會就不再是一個對等的空間。

讓人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挺身而出,無論是藝人、主播還是一般職場工作者,她們以自身經驗說話,以聲援方式傳遞力量。即便這些聲音尚未形成洪流,但足以讓受傷者不再孤單。有主播公開表態說「性騷擾怎可容忍」,也有藝人坦言自己也是受害者,並表示「身為女生,要站在女生這邊,有很多女生是不願意去挺女生的,我能理解這種感覺」。

只聲明零容忍?

這些話語透露出幾許的無奈與無力,也指出了一個社會要邁向更安全職場必須性別同理心與集體負起責任。女性不該再獨自面對傷痛,更不該因發聲而遭受二度傷害。而企業與組織的責任,也不只是發布「性騷擾零容忍」的聲明,而是要有實質的預防機制、申訴管道、心理支持與懲戒制度。

當企業高層願意為此請辭,承擔責任並交由司法釐清,這是一種開始,但更需要的是組織文化的轉變與制度化改革。

男性也不該缺席於這場對話,女性的職場安全不是只有女性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當男性能以盟友的姿態加入,理解性別權力的不對等,主動反思自身行為與言語,拒絕袖手旁觀,才能真正建立平等互尊的職場生態。這不只是人權議題,更是企業永續與人才培育的基礎。

結構性權力失衡

職場性騷擾並不只是個別道德問題,它是結構性權力失衡的結果。只有當企業文化不再容忍曖昧空間,當制度不再讓受害者孤軍奮戰,當每個人都願意傾聽、相信並支持受害者,職場才可能真正安全。

當一個人勇敢的站出來,可以想見她的聲音是痛苦的,是孤單的,但絕對不該被噤聲。每一個願意聆聽的人、願意聲援的人,都能讓這個社會更靠近正義一步。讓我們不只是哀悼,也不只是口惠,而是一起行動,去建構一個真正屬於所有人、不分性別、不被恐懼宰制的職場。

當一個人說出「我也是」,社會不能只回以「我同情」,更應接續的是「我會站在你這邊」,如此才能真正打破沉默的鎖鍊,迎來公正、平等且光明的職場。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