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遭押1年終交保 政治反彈不容小覷

呂翔禾 2025/09/08 14:28 點閱 434 次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8日獲得交保,雖然他可能因京華城案辦案進度獲得不少聲量,仍有許多議題要面對。(中央社示意圖)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8日獲得交保,雖然他可能因京華城案辦案進度獲得不少聲量,仍有許多議題要面對。(中央社示意圖)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羈押1年,8日正式交保,檢方雖然大張旗鼓的辦案,看來卻找不到一槌定音的證據,還使民眾對柯被羈押過久有「押人取供」的不滿。過去許多政治領袖如曼德拉、翁山蘇姬在出獄後,都挾帶豐沛的政治能量,但柯未來在民眾黨的角色定位如何?頗值得觀察。

司法仍看顏色辦案?

台北地方法院5日裁定柯文哲以7千萬元交保,但直到8日柯才同意由太太陳佩琪湊足交保金後獲釋。綜觀過去一年,雖然媒體多次爆料「1500小沈」、隨身碟等證據,外界多以為柯文哲將被定罪,但從柯多次應訊的紀錄來看,檢察官一直找不到能讓柯文哲一槍斃命的證據,對柯似乎有「押人取供」的嫌疑。

對比前桃園市長鄭文燦等案件,各界大多不清楚進度如何,但每隔幾天就會有柯文哲提訊的新聞出現,更加深人民認為「行政干預司法」的想法。即使總統賴清德在近日的演講中說否認干預司法,如果屬實,那就是下面看風向辦案;如今,隨著大罷免失敗、核三公投75%票投同意,輿論的不滿逐漸浮現。

遭冤領袖獲釋擁聲量

雖然坐牢的紀錄看似不光彩,但若是受到冤屈而坐牢,如曼德拉、翁山蘇姬,甚至是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人,出來後大多會受到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反而擁有豐沛的政治能量。加上被不合理的羈押一年,柯文哲定有很多委屈想對外說明,各界對於柯文哲交保後的政治效應都非常關注。

由於民眾黨已經選出新主席黃國昌,黃雖然接任主席,一舉一動仍對柯文哲相當尊重,且黨內因為柯文哲遭到羈押而保留兩年條款。但兩年條款一落實,民眾黨目前的立院戰力都將一洩而下,更不用說與國民黨立院黨團的合作、與民進黨團的互動也要時間上手,新人上任的效應不見得能與現在的黨團戰力相比。

京華城案尚未結束

即使柯文哲因京華城案交保,加上本身超越民眾黨的人氣,未來會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案件尚未結束,預期還會糾纏柯文哲一段時間。柯、黃在黨內要如何互動?兩年條款是否有調整必要?民眾黨未來的路怎麼走?與國民黨如何合作?這些議題民眾都會看在眼裡,柯文哲、黃國昌等民眾黨政要近日都該謹慎思考。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