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最美是春秋》

醒報編輯 2025/09/03 19:13 點閱 295 次

一處古剎、一條巷弄,乃至一座庭園,在靜與動之間,觀見侘寂之美,來自於「看見」與「感受」之間的轉化,也來自於心與技的融合,「心」與「景」剎那之間交會的永恆,鏡頭下千年歲月緣中見,心窗內悠遊自在圓滿行。唯有在陌生與新奇之中,我們才可能保有「一期一會」的珍惜,當我們願意放空,放下既有的成見,才可能讓自己被旅途啟發、被景物感動。

本書是一本融合京都簡史、京都觀賞及拍攝京都三合一的最佳工具書籍,書中簡約扼要的介紹京都歷史……如何透過本書學習好攝影,將會成為大家旅遊中拍攝實踐旅遊後的豐碩收穫,以及未來快樂記憶與甜美回憶的攝影寶庫。

遠古時代,京都是聚水之湖,原因是地層陷落。千萬年之後,三面環山的「山背」大湖,因泥沙淤積,加上地殼再度隆起,水被擠掉之後的泥地,特別好耕作,才逐漸有外來人移居於此。

移入者是秦人及朝鮮人。他們經由日本海,來到此無人居住的水邊高地,因他們擁有農耕及水利知識,收入比其他群族多,人群聚集又有財富,此地就被稱為山背國。

之後,遠地的原住民也來了,產業興旺,工藝精緻,慢慢成為新貴,再後就被地方勢力收編,彼此互利,合作無間。淤積之地,土地肥沃,但常鬧水災。當角倉了以斥資在嵐山築堤,蓄積河水,此河段就被叫做大偃川,不但讓暴雨有了調控,且緩和了洛中水患。

京都御所有兩河

古代運輸、經商,靠水路,角倉了以因在皇都闢建水路,並為幕府重用,因而致富。在京都御所左右兩側有河,一邊是桂川,一邊是鴨川,水路網絡遍佈,對商人或住民,均有極大貢獻。

京都成為平安京(794~1868)之前十年(784~794),天皇曾考慮在長岡居住,因此長岡也被稱為長岡京。長岡京之外,桓武天皇也選定今日的京都做為備都,懂陰陽的國師則說:「山背地區」風水更好。於是老二變老大,終於被選定為京。

在京都,判別東西南北的方法很簡單,西山綿延最高是愛宕(924公尺),東山綿延皆不高,只有比叡山高(848公尺),南面無山地勢低,遠山朦朧是北方。確認之後,在京就比較不會迷路了。

京都也有許多小湧泉,甚至市區溫泉,地下水脈十分豐沛,所以能種出好吃的「京野菜」,做出好吃的「京豆腐」。在京都蓋大樓會傷及水脈,所以京都住民的傳統,就是反對大興土木或蓋高樓。

京都權勢大亂鬥

1200年來,京都經歷多次大亂鬥,皆為了爭權奪利,所以有八次大火燒京都的紀錄。打仗互相攻殺,重要木造建築無不被燒,但京都命長,雖屢經浩劫,仍不斷被原貌重建,民命堅韌從現在的京都樣貌即可看出,並因此而招來觀光人潮。

天皇威權式微時,皇家也靠幕府將軍打賞度日。最顯著的例子:德川幕府蓋極盡奢華的二條城,位址就選在御苑的內「神泉苑」,明明白白的暗示皇室,德川家才是「權勢」核心。

德川家康之前的英雄人物是豐臣秀吉,更前是織田信長,他們被後世定位為戰國三雄。織田是策劃時代走向的武將,接任者豐田是規則的執行者,德川是戰亂的終結者,天下一統迎來和平。

挾天子以令諸侯

神泉苑,是京都城內最大的泉源,又稱御池,憑它證明天皇是承天授命的人間管理者。而幕府持有武力,天下人歸他管,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必然的。大湧泉是天命之符,也是權力威勢的象徵,所以德川家康必須占有。

近百年來,京都最大的改變,是2022年疫災平息後,京都每年湧進約三千餘萬的觀光人口。旅人要吃、要住、要交通,打亂了京都的寧靜,也損及空間的淨,形成污染及亂與醜。受不了「外人」竄入,現今京都的住民,正在不斷的外移中。福禍難判之際,能開懷大笑的,大概只剩商家和做服務的職人吧!

角倉了以治理河道

角倉了以被譽為日出之國的大禹,他精通數理,善於冶水,一生行事利人利己,因而累積財富,也被譽為豪商。人們前往嵐山旅遊,在大堰川兩岸皆可找到他的雕像,立像在嵐山公園內,坐像供奉在千光寺。

1610年角倉了以得知,為運輸來自西方丹波國山區的木材,巨樹砍伐後,就利用保津川河水順流漂下,用來建設平安京。但保津川河水凶險,水流高低不定,河道又有巨石,忽寬忽窄,樹木一旦橫阻,就得派人入河處理,稍不小心就會隕損人命。

出於慈悲,他決定治理河道,保障河工,兼可順利運送木材。為清除不該存在的險灘,他用火藥爆破,配合人力揮斧鑿石,終於克服天險。施工期間,他也在現場賣命,所以贏得尊敬。

私財開鑿高瀨川

上游險灘被打通後,巨木源源不斷輸入京城,幕府非常肯定他的能力。繼而他申請以私財開鑿高瀨川,得到幕府允許,就從二条附近的鴨川引水,連通到伏見地區再與宇治川匯流。

這段11公里長的運河,統稱高瀨川,是人工與天然混合的水道。京城內,運河遍佈,是運送物資的捷徑,最淺的河段,深度僅三十公分,須用人力牽引,才可行駛平底船。

小小的平底船專名叫「高瀨舟」,只適合航行極淺的河道,平底小船全盛時期,有159艘,經常往返其上,船伕約有700多人。他們負責拉船助行,停靠就綁船繩,上下貨。

角倉了以私財開河,因而幕府允許可以分段收取使用費。船運助長了買賣,又可收通行費,角倉了以因而賺得了不少財富。後續之舉,就是將保津川河系的上游、中段、下游和宇治川、淀川連成直通大阪灣,並回溯到琵琶湖的水上交通系統。

歷史翻頁的浪潮

淀川河水源自琵琶湖,所以從山到海,從海到山,京城大範圍內,皆可行船,買賣於是大爆發,這個成就角倉的功勞最大。高瀨川開通後,使用了300餘年,到明治時代才廢止。明治時代是歷史翻頁的浪潮,陸上交通被汽車、火車取代了,內陸水運也就劃上休止符。

1614年角倉了以為悼念因開鑿保津川而亡的人們,請二尊院僧人道空了椿,建千光寺。角倉晚年在此隱居,並增闢懸於崖上的大悲閣,以便隨時可遠眺京城萬景,低俯山腳下被馴服的保津川。

角倉一生,開鑿保津川,整治富士川、天龍川、高瀨川等等大小河川,又開創南蠻諸國海上貿易,為幕府創造經濟奇蹟,也為自己累積財富,治水利人,積財利己,形成很好的典範,難怪被尊敬、被歌頌。

知恩院敲鐘大廟

京都最著名的敲鐘大廟,非知恩院莫屬,該院的鐘,1636年由第32代住持發心鑄造,鐘高3.3公尺,口徑2.8公尺,鐘身重達四萬公斤。鑄鐘完成42年後,才由第38代住持,啟建鐘樓,鐘樓吊上此鐘後,整體重量高達70公噸。

要掛上此鐘,歷經不少磨難,最大問題是鐘的吊耳承受不住鐘身的巨重,屢試屢斷。最後只好求助唐山師父,才得以脫困。此鐘是幸運之鐘,日本在東亞戰爭末期,軍方徵用所有寺廟的金、銀、銅、鐵,以供軍需製造炮彈。此鐘運氣極佳,躲過了厄運,並成為國寶。(宇欽/輯)

《京都最美是春秋》
作者:胡毓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其他書訊:
《蓋洛威教授的人生經濟學》
作者:史考特・蓋洛威
出版社:天下雜誌

蓋洛威在商學院的學生都是各領域精英,但這群「贏者圈」的人卻對人生充滿迷惘,想知道何謂真正的幸福與成功、如何面對失敗與逆境、怎麼做才會有意義感、到人生最後沒有遺憾?

蓋洛威教授從自己五十年人生的成敗經驗出發,不唱高調、不灌雞湯,坦白分享,歸納出在現實世界測試有用的人生建議,幫助你從更長期的角度看問題,釐清優先順序,做出最高報酬的人生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一筆看不見的成本。每個擁有平衡人生的人,必然走過失衡的青春。機會無所不在,趁早理解世界的運作邏輯,用最小代價,換得最大報酬。

《蓋洛威教授的人生財富課》
作者:史考特・蓋洛威
出版社:天下雜誌

致富不容易,但有明確路徑。別讓自己被經濟壓力拖垮,人生才有選擇權。蓋洛威教授談全球市場大趨勢、分析商業世界各種競合賽局,但他最廣受歡迎、也收到最多人提問的主題,都和財富與人生選擇有關。你可能微積分得高分,但是卻不知道怎麼算信用卡利率。蓋洛威發現,很多人不會理財,是因為缺乏金錢知識,但學校很少教理財。

不懂錢,就只能一輩子為錢焦慮。蓋洛威在本書中回歸基本面,不講空泛的勵志文,也沒有快速致富秘訣,而是給出一則經過驗證的致富與守財公式,深入分析四大關鍵:培養紀律、專注賽道、善用時間、分散投資。幫助大家在資本主義體系中的站穩腳步,在現今世界儘早建立財務保障。

《情緒價值:消除內耗,把情緒變得有價值,跟誰都能自在相處》
作者:鄭實
出版社:幸福文化

為自己提供情緒價值,用健康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發掘自我價值與自我提升;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擁有恰當的情緒表達與精準的情緒回應,在人際關係中進退自如。情緒價值是滋養關係的重要養分,也是難以替代的隱性價值。

清楚自己的價值,善用「第一次」、「我從來沒有」、「為了你」,為對方帶來真誠的鼓舞和快樂,創造「越喜歡,越投入;越投入,越喜歡」的正面循環。本書推薦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消除內耗,並對人際關係主題有所關注的讀者。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