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樂齡學習 為德不卒?(蕭家興)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8/31 19:57 點閱 104 次
以鍋鉢瓢盆打擊樂課程為例,老人家像學童一樣童心未冺,喜歡敲敲打打環保回收的鍋鉢瓢盆。(網路截圖)
以鍋鉢瓢盆打擊樂課程為例,老人家像學童一樣童心未冺,喜歡敲敲打打環保回收的鍋鉢瓢盆。(網路截圖)

學期又要開學了,要升國小3年级的孫女既興奮又焦慮。因為要重新分班,1、2年級同班的同學大部分編到別班,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同學勢必得重新適應一番。所幸,學童可塑性強,1、2個禮拜後就會玩鬧在一起,不用太担心。

限量開課令人遺憾

倒是部分國小附設的銀髮族樂齡學院,每學期的課程都要重新登記,第1輪網路登記後抽籤,幾家歡樂幾家愁。等了兩週再第2輪,這次則要本人親自排隊登記,名額一旦告罄,晚到的只有向隅了。老人家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問題的關鍵在於,教育部原先大力推廣銀髮族學習,現在卻以經費不足要求學校限量開課,僧多粥少造成原經常同班上課的銀髮族,不僅因爭搶名額而破壞情誼,更因為沒能登記到無課可上、看不到老學員而倍感莫名遺憾。

樂在輕鬆學習

雖說65歲即可進入銀髮族學習行列,但老人家普遍學習能力不強,需要重複上課複習,尤其是選修手機、電腦等科技課程常見老面孔。7、80歲的老人家雖然上同門課程多次,但仍勤學不輟。上課讀書學習是一件事情,走出家門跟同溫層老同學每周聚聚,互道家常相互關懷,交朋友打發時間才是最主要的功課。

以鍋鉢瓢盆打擊樂課程為例,老人家像學童一樣童心未冺,喜歡敲敲打打環保回收的鍋鉢瓢盆。雖然第2輪上午9點才開放現場登記,但因只剩下2個名額,所以有兩位老太太天未亮,早在4點半、5點1刻前就趕到學校枯坐門口階梯排隊;另有3位志同道合也想登記打擊樂課程的老太太,因清晨6點以前沒公車,也共乘計程車前來排隊,但預期再排隊也沒有名額可登記而滋生失落感。

消彌遺珠之憾

電腦、烹飪課程受限教室、場地無法多收學員可理解,但老人家生活應用最需要的手機,以及舞蹈、打撃樂等課程的道具均可自備,只要學校開放較大場地、多開1、20個名額即能滿足需求;另學員多繳1、200元,在鐘點費外多給教師一點酬勞費也未嘗不可。
倘若銀髮族終身學習不再廣推,當然也可結合社區長期照護資源永續經營。不過,教育部以經費不足為由要求學校限量開課,如此為德不卒,總是令人遺憾。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