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的神蹟(2025年八月二十五日╱每日甘泉)

林意玲 2025/08/24 11:06 點閱 22 次

八月二十五日

讀經:約翰福音二章1-12節

主題:喜宴的神蹟

1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
2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3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4耶穌說:「母親(原文作婦人),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5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
6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7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8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9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
10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12這事以後,耶穌與他的母親、弟兄、和門徒都下迦百農去,在那裡住了不多幾日。

內容重點:耶穌在喜宴中變水為酒,顯出祂的榮耀。

「第三日」:指主耶穌往加利利遇見腓力和拿但業(參一43,49)之後的第三天。
「在加利利的迦拿」:『迦拿』位於拿撒勒以北約十四公里,是拿但業的家鄉(參廿一2)。
拿但業是誰?是巴多羅買、清純善良的富二代。

大綱:
一、耶穌與喜樂的人同樂
主耶穌不但被請,而且還去赴席;這證明:
(1)祂尊重婚姻(參來十三4;提前四3);(2)祂願與喜樂的人同樂(參羅十二15)。
年輕的信徒們,當你們結婚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禱告主,請我們的主來主持婚禮;有主同在的婚禮,與世俗的婚禮大大的不同。

二、在歡樂中,酒用盡了!
『酒』是葡萄汁釀成的,象徵生命的喜樂;因此,『酒用盡了』表徵人的喜樂到了盡頭。
婚筵的喜樂在於酒,酒一用盡,喜樂也就完了。這正是今日地上人生喜樂的一個寫照。
人活在地上無論多喜樂、多美滿、多幸福,到了最高峰時,就會發現酒用盡了,人生走下坡,最終乃是一場虛空。

三、耶穌與母親的對話
馬利亞對主說:「他們沒有酒了。」難處往往逼使人來到主面前(參詩一百零七6,13,19,28)。我們遇見難處的時候,應當向主祈求(參腓四6~7;詩五十15)。
「母親」:原文是『婦人』(參十九26),並無不敬的意味,反倒是表示尊敬、親密的稱呼。
「我與你有甚麼相干?」原文是『這與我、與你有甚麼相干?』乃猶太人的慣用成語,其確實意思須視上下文而定;此處應係拒絕她以主肉身母親的地位,想越權指揮神子的行動。

四、如何成就一場神蹟?遵主而行
「祂母親對用人說:『祂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原文字義﹞「用人」執事,管家;「甚麼」無論何事。馬利亞對主耶穌答話的反應,顯示她接受主的糾正,知道理當由祂作主,而非由她作主。
這話也含示:『主若沒有告訴我們甚麼,我們就不可作甚麼』。
「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這些用人不問任何理由,主說把水倒滿了,他們就倒滿直到缸口,這種順服實在難能可貴。
「他們就送了去」:他們明知所送的是自己所倒的『水』(參7節),卻毫不猶豫的遵話而為,這真是『祂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5節)的最佳榜樣。(請記得耶利哥城繞七遍城就倒塌、西羅亞的池子洗一洗就看見)

五、人生的質變–把石缸的水變為酒,且是好酒
主不但不反對人喝酒,祂自己甚至也喝酒(參太十一19),新約聖經有關喝酒的教訓如下:(1)聖經只教訓人『不要醉酒』,因為酒能使人放蕩(弗五18),並沒有一處聖經明令人不可喝酒;(2)相反地,若是為著身體保健的緣故,聖經還鼓勵人『稍微用點酒』(提前五23);(3)但問題是酒容易令人上癮,不要變成一個『好喝酒』的人(參提前三8)。

「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世人是先享樂,後吃苦(先擺好酒,後擺次的);但在主裏卻是相反:先雖受苦,後卻享受。
就是倒吃甘蔗的人生。

啟示:有主參與的筵席,真是不一般

註:

2024年起,每周一到週五上午YouTube與臉書粉絲團,都會推出10分鐘的【每日甘泉—一起讀新約】,與大家一同查考聖經。我們從馬太福音開始,慢慢讀完整本新約,內容力求淺顯,特別針對不熟悉聖經的慕道朋友。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