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總統的敬意 永遠只給自己人

醒報編輯部 2025/08/24 11:33 點閱 173 次

823最後一波的罷免投票出爐,罷免藍委行動徹底失敗,連帶核三運轉公投,雖然沒有達到門檻,但是同意票434萬票,大勝不同意票151萬。

連續兩次的罷免投票,讓總統賴清德晚上正式出面發表講話,甚至接受記者提問。不過總統的重點似乎依然集中在落敗的罷免方,對於獲勝的一方,如何實踐他們的意志,或是怎麼達到雙方的和解,依然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賴清德總統的演說中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因為他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希望帶來改變,所以「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總統要對落敗的一方表達關心,當然合情合理,不過對於明明佔據多數的一方,總統的說明卻顯得輕描淡寫,他說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他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多數卻不被看見

在這兩次的罷免投票中,7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全數遭否決,同意票都未達門檻,且有3個選區不同意票數是同意票的兩倍。最終結果由國民黨以32:0的戰績完封大罷免。結果總統呼籲大家要聽到的是罷免方的百萬人民,卻忽略了更大的一群反對罷免的民眾,如果總統面對這樣多數的民意,還能選擇視而不見,到底要如何讓台灣走向和解,著實讓人憂心。

內閣改組有感嗎?

總統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反應,從內閣的改組已經看出,總統還是希望能讓人民有感,但總統如果不打算擴大改組的範疇,恐怕得到的成效有限。

目前改組的名單傳出包括經濟部長、教育部次長跟行政院秘書長,其他還有駐美代表跟數位發展部長,其實除了經濟部長之外,其他改組的官員幾乎跟近來人民的反彈沒有關係。但綜觀總統府跟行政院的反應,就能知道執政黨以為這一波的改組,已經讓人民有感,實際恐怕並非如此。

這牽涉到總統自己跟人民對於危機的認知,不論是經濟部長或是駐美代表,最重要的認識都是對美談判跟接下來關稅的衝擊。但是現在人民真正的感受卻是天災帶來的無助,跟施政過程中帶來的不和諧。不會有人否認對美談判的重要,卻更不能忽略現在多數人民心中的不滿與憤怒。

總統必須要理解民眾的訴求,就如同他要去明白為什麼罷免弄得轟轟烈烈,甚至府院黨都全力動員,卻依然得不到多數民眾的反饋,反而激起更大的反彈。總統不能一直認為自己可以勇往直前,卻忽視「同車」的人越來越少。

聯合是走向對立者

面對兩次罷免跟公投,總統必須清楚,執政團隊現在是台灣的少數。而且執政黨的政策跟在野黨的分歧是越來越大,且幾乎所有通過的法案,都會被執政黨送憲法法庭,這種對在野黨的抵制,就算總統自己說要傾聽,也是口惠實不至。

執政黨須要跟在野黨進行傾聽跟和解,一昧將在野黨打入親中挺共的紅帽子,或是對其政策的動機一律採取懷疑的態度,都無法讓占多數的在野黨服氣。執政黨要拿出自信,相信自己的政策可以說服在野黨,也能夠讓人民認同。如果只能靠其他手段來阻止在野黨,擋得了一時,也擋不了永遠。

如果大規模的國是會議求而不得,至少讓各黨的領袖先行會面,台灣不能一直
停留在對立當中,最新的民意已經出爐,就讓多數民意得到尊重,讓少數民意得到安慰,台灣總要繼續走下去,這一切,希望能夠由總統帶頭做起。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