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並不總是反應事實,是時候起來挑戰你的情緒了!情緒並非由外部事件所驅動,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信念系統。將心思意念與神的真理對齊,刻意選擇並培養正向信念,回顧並慶祝成功經歷,找回原本你就該有的喜樂與自由!
你是否很難接受別人的讚美,心裡總覺得「我不夠好」?你是否明知「要常常喜樂」,卻總被負面情緒捆綁?若你渴望從喘不過氣、筋疲力竭的情緒困局中解脫,本書將陪伴你、帶領你經歷一場由內而外、重獲自由的奇妙旅程。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四章7 節
很多人每天總是感覺疲倦不堪,不是因為工作或生活過度費力,而是「情緒能量流失」的緣故。強烈的情緒會使人精疲力竭或是精神亢奮。當家裡的水電費異常爆增時,人們會去尋找水電是從何處流失;同樣地,當沒病的人感到莫名的疲憊時,也應該是時候去察看精力是從何處流失。
我親身經歷過,也從別人身上觀察到:一般人精力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負面情緒。我不是主張不能有情緒,只是需要開始消除從錯誤信念和恐懼產生的情緒。如果我們想要快樂,大部分的情緒需要來自於慶祝自己的進步、感受生命和救恩的喜樂,以及認識神的喜悅。
信念系統的情緒
源自情緒的信念是造成負面情緒壓力的主要原因。我們往往認為是所面對的處境、所相處的人,或是自身的弱點導致情緒失控。但事實上,當我們根據神的話語重新建立關於自己和關於神的信念,必將大幅減少負面情緒。
有一天,我在抱怨我的工作多麼讓人筋疲力竭。那時我和史蒂夫正在牧養一間教會,我向神抱怨,帶領和建立教會太累人了;然後,神用一個啟示打斷我的抱怨,從此改變我的一生。祂說:「溫蒂,妳所做的事不會使妳耗竭;使妳疲憊的是妳在做這些事情時所持的信念。」換句話說,使我耗竭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對失敗的恐懼(以及沒達標或讓人失望的壓力)。
在輔導他人之後,我總覺得好累,我並沒有因為能幫助他們而感到快樂。當我意識到疲憊並非來自輔導工作的本身,而是來自我的信念時,我即刻求聖靈向我顯明,是什麼信念使我損耗。
神啟示我,我擔心自己不夠好,並且對自己抱有不合理的期望及錯誤的責任感,認為必須解決每一個人的問題。這個啟示完全轉化了我,我終於明白,大部分的疲憊感並非來自工作太忙,而是信念系統引發的情緒所造成。
健康的核心信念
我發現情緒可能導致能量耗損或增加。當我需要做不擅長的事情時,因為對失敗的恐懼,和擔心別人會怎麼想的焦慮,這些情緒都會導致我的能量耗損;當我感覺可以掌握並且有自信去做某件事時,能量就增加。
我意識到神啟示了我提高能量的方式。現在輔導別人時,我會反覆回顧健康的核心信念,包括:「當我在輔導人時,對方不可能不遇見神!」「神膏抹我去使人得自由。」「是聖靈的恩膏幫助了他,而不是我的能力」,以及「我已經夠好了!所以我只需要做我自己,不需要借助其他的事來證明我的價值。」
當我明白情緒可以損耗或是增加能量後,我決定更加留意精力消耗到哪裡去。當我因小事而情緒激動時,我會問自己,「這事值得我耗神費力嗎?我有足夠的精力花在這事上嗎?」史蒂夫把這稱為不鑽牛角尖;我稱之為「能量規畫」。
帶來正能量的信念
令人振奮的是,除了決定如何運用能量,我們更可以透過積極的信念增加能量。當我們改變信念以後,不僅能抑止能量流失,還能從所做的事中獲得能量。所以我們要問的是,什麼是能帶來正能量的信念?
相信我,當你有這種信念時,你一定會知道!每一個從神而來的想法都充滿正能量,因為祂是帶來盼望和生命的神。耶穌來是叫人得生命,而不是死亡;因此,從神而來的想法或信念總會帶有生命和盼望的靈。
不同信念的例子
舉一個帶著兩種不同信念做同一件事的例子:
山姆和貝蒂都被牧師邀請去參與街頭佈道。山姆很不喜歡這類的事情。他的信念是,他不擅長街頭佈道;他深信就算嘗試跟人分享福音或為人禱告,也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他認為自己不擅長溝通,也沒有恩膏。
對於山姆來說,這是一件苦差事,除了取悅他的牧師外,整件事沒有任何意義。他無法想像透過自己能成就任何彰顯神大能的事,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是不屬靈的人,這些恐懼讓他倍感壓力、精疲力竭。
另一方面,貝蒂對這次冒險感到興奮。她沒有定睛於自己的缺乏或能力不足,而是專注於她裡面的神的大能恩膏。她想像著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而不是過去發生的事。她深信她散發著基督的愛和能力,當人們遇到她時,不可能不被改變。
山姆的信念使他陷入宿命論、絕望和消極;貝蒂的信念使她充滿熱情且甘心犧牲,她相信可以奉耶穌的名改變世界、改變歷史。所以山姆需要的不是停止傳福音或上更多佈道的課程,而是改變他的信念。
如同山姆一樣,對自己、對他人或對神的錯誤信念會引發人裡面的負面情緒,耗盡許多屬神子民的生命。是時候著手改變那些習以為常但消耗能量的信念了。神來是要賦予生命,而不是消耗我們的精力。神對我們、對處境和對我們命定的心意,將激勵並且賦予我們力量前進。是時候用神的話語來挑戰我們的信念了!
分辨能量情緒清單
以下是一份簡短的清單,幫助你學會分辨消耗能量與增添能量的情緒:
這個清單或許無法涵蓋所有困擾你的情緒,但不失為一個開始,幫助你朝正確的方向邁進;因為光是理解到,忙碌本身並不是讓你疲憊的原因,就可以改變你的生命。而且,當你越不疲乏困倦,就越有能量應對生活中更重要的事務。下次當你感到疲憊時,試著檢視一下最近自己對所做的事抱持什麼樣的信念,然後花點時間複習和宣告那些可以增加能量的信念!
【反思】
你可以提升你的能量!你可以增加帶來正能量的信念,並限制負面信念。找一面鏡子,看著自己的眼睛,告訴自己:「我做得到!我可以改變我的能量指數。」
你想用什麼積極正向的想法開始新的一天?今天,你想讓哪個現實主導你的思維?今天就開始改變思維模式吧,採取一些實際行動幫助你記住這些可以帶來正能量的信念(例如,將這信念設定為手機或電腦螢幕,寫一張便條紙放在你的牙刷、早餐或咖啡壺旁邊等)。
你今天面臨的哪些挑戰可能會消耗你的精力?你需要相信什麼,才能使它們從消耗能量轉變為使你生命提升的經歷?(宇欽/輯)
《神啊!我為什麼快樂不起來?》
作者:溫蒂‧貝克藍
出版社:天恩出版社
其他書訊:
《公眾輿論:訊息與真實的明辨》
作者:沃爾特.李普曼
出版社:大寫出版
公眾輿論不總是理性而無私的,李普曼在書中檢視公眾輿論對於現代民主政府的運作有何影響,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他指出,一般大眾常會出於自身利益,而做出阻礙社會進步的行為,而這本書就是關注公眾觀點如何受到非理性與個人利益的驅動,進而影響社會的各個層面。
書中描述人們在理解複雜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時,常常會有認知上的限制,此時人們就會衍生出一套既定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以簡化的方式來應對複雜的現實面,而「刻板印象」這個詞也成為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傳播學等領域的重要概念。
《幻影公眾:民意與治理的慎思》
作者:沃爾特.李普曼
出版社:大寫出版
公眾,是一群生活背景各異、隨機集結的一般人,每個人擅長與關注的議題不同,在沒有深入研究相關資訊的情況下,要讓公眾決定所有公共議題,帶領國家這個龐大機器,豈不緣木求魚。李普曼在本書中挑戰了民主政治的盲點,傳統理論誤將公眾當成萬能的天神,這些人其實沒有治理能力,所謂的公眾只是一個「幻影」。
本書探討了當代社會中,許多人不僅對民主制度感到失望,認為公眾的存在只是一種幻覺,猶如神話般的不存在。作者認為,普羅大眾往往缺乏足夠的知識、時間和精力來充分理解複雜的政治議題,因此並不具備有效參與治理國家的能力,因此更多時候,公眾實際上只是個虛幻的概念,大眾意見多半是短暫且缺乏深思熟慮的,很容易受到輿論的影響和左右。
《牆內牆外:福音西進、華人接棒,教會再復興的建言與方法》
作者:孔毅
出版社:啟示
職場是神給我們的禾場,透過基督徒傾注神的愛,使人感受到信仰的真實與美好。同時,學會將工作交託給神、把壓力化為禱告、把挑戰視為與神同行的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屬靈生命會扎根更深。這時候,職場也不再只是賺取生活所需的場所,而是基督徒回應神、見證神、與神同行的「聖地」,是將福音自然傳遞給身旁他人的契機。
職場宣教不只是將信仰帶進工作環境,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磨練屬靈的生命,並使之成長。在職場面對各種挑戰時,以愛的原則引導行動,突破牆內牆外的限制——在工作中不僅遵循公司的規範和流程,更把信仰的實踐融入到對同事的關懷和卓越工作,以榮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