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學前特教資源 立委籲「融合教育」

章文 2025/04/17 14:55 點閱 880 次
立法委員林月琴(圖右)呼籲針對幼兒園融合教育問題除了加速整體評估審核程序外,並應盡速強化學前特教資源佈建。(網路截圖)
立法委員林月琴(圖右)呼籲針對幼兒園融合教育問題除了加速整體評估審核程序外,並應盡速強化學前特教資源佈建。(網路截圖)

【本報記者游清淵綜合報導】立法委員林月琴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理事長許文菁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幼兒園融合教育問題,要求教育部應積極檢討改善,除了加速整體評估審核程序外,並應盡速強化學前特教資源佈建,提供第一線教保人員實質有效協助。

林月琴委員指出,「在學前教育階段,今年是我國推動公幼零拒絕政策的第30個年頭。然而目前學前融合教育現場,特教資源仍未到位。

實務上問題多

她提醒,實務仍有以下問題:
1.特殊需求專業不足,缺乏照顧服務量能:實際教保現場除經鑑輔會通過的正式生外,仍存在許多「疑似生」個案。一般幼兒園老師非特教專業,在師生比吃緊的情況下,若班上另有「疑似生」,將造成額外的教保壓力,既有巡迴輔導量能亦無法回應現場實際需求,難提供完善照顧。

2.程序被動且冗長,資源空窗期孤立無援:特教身分認定程序被動,教師缺乏決定評估與否權限,鑑輔結果依賴醫療評估報告,然幼兒早療聯合評估人數多、程序塞車,至少需等半年以上始能確認結果,待評估確認身份後,可能已在原班級待超過一年,皆僅能靠學校及老師自行承擔,無充足專業資源可以協助。

師生比應下修

3.減額與時數核定標準不一,影響教保品質:各縣市特教中心針對助理員時數核定標準不一,各校分配運用方法不一,未能直接回饋至個別學生,且助理員二次申覆核發時間過久,經常需超過一個月,教育現場等待期苦無資源,嚴重影響教保品質。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理事長許文菁指出,「融合教育是接住每位孩子的需求,但目前學前融合教育確實有許多困境,首先,雖然普通班近年已有調整師生比,但仍盼能進一步下修,特別是幼幼專班1:8的比例若有特生加入,對教學與照顧都是沉重負擔。

其次,特教助理員的時數配置不足,如新北市多數個案一學期僅給予30-80小時不等,甚至有縣市每日僅給0.5小時的時數;多數縣市的專業團隊每一類別僅能提供每學期2-4小時的服務。巡迴輔導師資也極為緊繃,一位老師負責30位以上的個案是常態。

最後,現行制度下,幼兒園無法代替家長決定孩子的評估與否,申請資源也需漫長的等待才能到位,易錯失黃金早療時機,資源空窗期讓教保人員陷入孤立無援的處境。」

提供教保人員支持

林月琴委員及全國幼教產業工會呼籲教育部提升特教人力量能與資源運用效益、強化鑑定程序之機制與效率與提供教保人員實質支持,如研議身心調適假,減少第一線人員的流動與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