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將在其所謂「解放日」的4月2日,宣布大規模關稅計畫(簡稱大關稅),也就是以國家為基礎的「對等關稅」。而且對象不限於對美享有顯著貿易順差的10至15個「骯髒國家」,而是所有國家。此外,在解放日也公布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特定產業」的關稅。
關稅多如牛毛
川普已實施或確定的關稅,多到不勝枚舉,包括2月初對中國商品徵收20%額外關稅;對加、墨商品徵收25%關稅(後來擱延,進展仍不明朗)。3月中對進口鋼、鋁徵收25%關稅。4月起將進口車加徵關稅,也將對購買委內瑞拉油、氣的國家的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
針對美國鋪天蓋地、甚至重複課徵的關稅,主要貿易夥伴都提出反制。中國經歷川普1.0而早有準備,馬上對美國農產品徵收10~15%報復關稅。歐盟也擬對美鋼鋁徵關稅, 4月起再對威士忌、機車等徵收關稅。德、法、義要歐盟對汽車關稅「堅決回應」。加拿大已對約600億加幣的鋼鋁及電腦等美貨徵收關稅。墨西哥4月初也會做出全面回應。
報復各國的反制
以關稅魔人自豪的川普,當然對各國的反制措施嚴厲以對,屢屢揚言對報復關稅以加徵關稅的方式報復,例如警告將對歐洲葡萄酒和烈酒徵收200%關稅,將來還會根據各國的反制措施,再決定如何加碼報復。
加徵關稅之外,川普政府還進行貿易調查,包括可能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製船隻徵收150萬美元的入港費,對美墨加貿易協定進行調查,據以加徵關稅。並提出出口管制方案,確保美國的技術優勢。
股市跌 通膨升
眼見川普將掀起第二波的全球性關稅大戰,全球對經濟前景普遍悲觀,尤其「關稅戰效應,美停滯性通膨疑慮加深」的財經新聞標題,更令人觸目驚心。例如,自川普1.20上台以來,美國股市就波動加劇。至3月底止,道瓊指數已經下跌了2千多點(5%),投資人轉趨保守。2月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不含食品和能源)年增2.8%;消費者預期未來五至十年物價將以每年4.1%的速度上漲,長期通膨預期上升至32年高點。
3月的消費者信心更惡化而降至兩年多來最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會上升,是2009年來最高。預期明年收入只成長0.4%,增幅是2013年以來最低(不計新冠疫情期間),將衝擊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大家擔憂的「停滯性膨脹」果然已經成為事實。
關稅戰惡性循環
而即將上路的大關稅,對於已經成真的停滯性膨脹雪上加霜。高盛的最新報告,預估全球貿易戰急劇升級,使美國於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的機率由原本的20%大幅上調至35%。加上川普對「短期經濟疲軟的容忍度」提高,關稅戰的惡性循環短期內恐怕不會止歇,又會升高衰退風險。因此,高盛下修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僅1%,並上調年底失業率至4.5%;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預測也被上調至3.5%,遠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
問題是,深陷停滯性膨脹的泥沼後,受害最深的經濟弱勢,正好是投票支持他捲土重來的選民,將轉而在明年的國會期中選舉予以制裁,美國失去國際的信任而更孤立,遲早會迫使川普的關稅大戰敗陣,但全球經濟卻已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