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美麗)露臺,承載著陽光與風!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5/03/30 13:47 點閱 985 次
柯托爾古城的舊露臺以盆栽顯新意。(作者提供)
柯托爾古城的舊露臺以盆栽顯新意。(作者提供)

台灣的許多住宅,除非有嚴格規定不可以破壞外觀設計,有些人會將陽台或露台封起來改為室內面積,以至於需要陽光或通風時,就後悔為何沒有保留陽台。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被困在家中,無法出門,更是感受到得以接觸外界的陽台或露台的重要。

陽台變鐵窗

一般來說,陽台上方會有遮蔽物,露台則完全暴露在陽光和風雨之中。房屋前方的陽台,多半是為了景觀,例如擺放悠閒椅和盆栽,後方陽台則用來置放洗衣機或晾衣等。

為了增加室內面積,或是為了防盜,經過改裝的陽台或露台的原有功用就完全喪失了,反而被型式各一的外裝或各種尺寸顏色的鐵窗破壞了外觀的協調,成為大樓大廈等的外牆毒瘤。

到歐洲旅行,只要抬頭張望,就能瞧見不少露台,如同大樓的呼吸口,即使年久失修,露台圍欄的鐵條生鏽,裝飾的水泥剝落,依然保留原先的模樣,反而凸顯出露台的另類魅力。


”AA”
盧布里亞納的露臺和石牆相映成畫。(作者提供)

捕捉露台的樣貌

當我到克羅埃西亞一帶旅行時,特地捕捉許多露台的身影樣貌,揣想著,曾經有誰在露台駐足,賞月、吟詩、發呆或三五好友聊天,而那偶過的陽光與風,因為沒有重量,無論落在露臺的哪個角落,都不曾留下壓力,只有美麗與詩意。

寒冷的季節,露臺允許陽光落腳久久;炎熱的季節,風則成了露臺的貴賓,捨不得放他離去。歷史性的建築,附在戶外牆上的露臺,一併有了歲月的痕跡,而被紀念著。
風霜雨露毫不保留地揮灑,終究讓露臺的斑駁與灰暗,成了最常見的著裝。

飲茶賞景好所在

於是,有人在舊露臺擺放開出鮮艷花朵的盆栽;有些保留露臺的樸拙和建築的外觀搭配成趣;講究美學的,讓露臺圍欄的顏色漆成窗框的同色,不致顯得突兀;還有的大棟建築,更讓一個個整齊劃一的露臺,成了建築的眼,領略大自然的美好;若是露臺面積寬廣的,更能形成飲茶賞景的好所在。
且讓露臺不只是承載陽光與風,也能呼吸到屬於春天的芬芳。


”AA”
特羅吉爾歷史悠久的露臺吸引鴿子駐足。(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