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日進行減塑公約談判,但因為產油國與開發中國家擔心影響發展,因此談判失敗。(中央社示意圖)](/system/assets/images/000/084/892/big/%E5%85%A8%E7%90%83%E8%BF%91%E6%97%A5%E9%80%B2%E8%A1%8C%E6%B8%9B%E5%A1%91%E5%85%AC%E7%B4%84%E8%AB%87%E5%88%A4%EF%BC%8C%E4%BD%86%E5%9B%A0%E7%82%BA%E7%94%A2%E6%B2%B9%E5%9C%8B%E8%88%87%E9%96%8B%E7%99%BC%E4%B8%AD%E5%9C%8B%E5%AE%B6%E6%93%94%E5%BF%83%E5%BD%B1%E9%9F%BF%E7%99%BC%E5%B1%95%EF%BC%8C%E5%9B%A0%E6%AD%A4%E8%AB%87%E5%88%A4%E5%A4%B1%E6%95%97%E3%80%82%EF%BC%88%E4%B8%AD%E5%A4%AE%E7%A4%BE%E7%A4%BA%E6%84%8F%E5%9C%96%EF%BC%89.jpg?1733111668)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人類很難擺脫對塑膠的依賴!全球有超過2百的國家近日於南韓開會討論如何制定《全球減塑公約》,但減塑國與產油國無法達成共識下,導致談判再次拖延。2022年,全球國家雖達成共識,要制定有關塑膠污染的管制法令,但相關談判非常艱難。自1950年至今,全球僅有10%塑膠被妥善回收,已導致許多汙染問題。
減塑也有助減碳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今年在南韓進行的《全球減塑公約》談判再次卡關,各方要等到明年繼續談判。由於石油國與減塑國無法達成共識,導致雙方談判破裂。產油的科威特談判代表不滿指出,《減塑公約》的目的是減少塑膠汙染,不是減少塑膠本身,塑膠對人類文明有重大貢獻,短期也難完全消除。
不過自1950年以來,據聯合國估計,全球製造超過8百億噸的塑膠,但僅有10%被妥善回收,因此造成嚴重的環境與海洋汙染,包括鳥類、魚類、海龜與鯨魚常因吞入塑膠異物,或是被塑膠漁網纏繞致死。塑膠製作也貢獻了全球5%的碳排,若能順利減塑也有助於達成2050淨零碳排。
擔心限塑影響發展
不過《半島電視台》提到,在《全球減塑公約》第6條,有關是否要具體要求各國減少多少比例的塑膠,還是要減少塑膠垃圾、增加回收,各國無法達成共識;英國、歐盟、非洲與南美有95個國家呼籲 第6條應該具體規定減少塑膠的等級,但包括沙烏地、伊朗、科威特與俄羅斯等產油國都對此表示異議。
產油國願意減少碳排、採用更多節能科技,但認為塑膠的需求仍會持續成長,因此對於減塑「目標或比例」等條文都相當敏感,並認為這些會影響開發中的發展。另外,也有智庫「影響地圖」發布民調,93%石化業者不希望減少塑膠製作的規模。
但《英廣》也提到,該報告忽略雀巢、馬爾斯等製造商希望能建立全球減塑明確規範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