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賴的和解不能空談 團結需有誠意

醒報編輯部 2024/10/13 14:22 點閱 2091 次

賴清德總統連續在國慶晚會跟國慶大典上,發表了兩次重大演說。國慶演說原本大家期待的是和解、團結跟願景的演說,但是兩次聽下來,重點較放在政見與選舉,朝野和解放在很後面的部分,賴大部分是在闡述台灣的國家定位跟台灣的安全跟國防政策。從這當中,我們也可以揣摩出總統的部分心態跟他著重的部分。

賴的抗中決心

賴總統的歷史使命感相當重。他多次強調中華民國的定位,對國內的團結未必有效果,但是的確能讓中國跟美國都了解賴總統絕對會是抗中第一排,因為他的論述當中,完全沒有跟現實妥協的空間,甚至沒有預留跟中國對話的位置。按照賴總統的論述。他的演講當中,每一次都讓中國更加暴跳如雷,也讓美國更了解賴總統抗中的決心。

在中美對抗的大時代當中,小國要不是採取模糊的定位,避免「被結盟」,不然就是虛以委蛇,不要給予太具體的承諾。賴總統卻是步步進逼中國的底線,這個策略在目前中國緊張的國內外氛圍中,難免讓中國更加的憤怒。這樣的對話
如何開啟跟中國的和解?除了客套跟場面這樣的理由,實在無法想像以總統的學經歷,怎麼會以為這樣的內容能打開兩岸的對話與糾紛?

和解不能空談

賴總統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態度,也表現在國內的政情中。總統的演說的確也提到了朝野和解,但是單方面的呼籲中沒有任何實質的行動,也沒有任何對在野黨釋出善意的內容。純粹幾句感謝加上空泛的口號,對於促進真正的朝野合作,恐怕還有很遠的距離。

以現在的朝野對立情勢,其實國人都很清楚,已經完全陷入了僵局。大家都明白,民進黨上下沒有賴總統一句話,是不可能對在野黨有任何讓步的,不管國慶演說中,提了多少句朝野和解,或者呼籲了多少次,民進黨立院黨團都不可能真正做出任何的讓步。

這從近來的政院、立院朝野飯局就很明顯,場地有了,餐點也上了,但是朝野底線完全沒動,當然也不會有任何進度。如果這樣,在吃幾百次飯也不會有成果,因為最關鍵的賴總統還沒有軟化。

和解才是關鍵

常言道:「聽其言,觀其行。」賴總統上任也一百多天了,重要演說也說了好幾次,場面客套話都已經說完了。演說不能掩飾具體的行徑,如果在野黨或是民眾沒辦法從演說當中聽出總統的心意,大家會越來越對總統的演說感到冷感。如果連總統自己的講話都會被忽略,那恐怕對執政黨來說並非好事,反而扣分。對台灣或兩岸的和解也不會有任何幫助。

賴總統當然可以繼續這樣堅持,但總統之所以會一再的在演說中提到和解,不就是因為總統自己也了解,不論是兩岸或是朝野,只有和解才能進續前進。既然了解,就該思考如何實踐?從小地方說起,如果要和解,從哪個議題開始?從誰開始接觸?用甚麼表達誠意?預期對方能怎麼讓步?

如果連這些具體的小問題都答不出,人民如何相信朝野有和解、良性競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