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颱風日益詭譎難測 加速提升因應策略

醒報編輯部 2024/10/10 17:09 點閱 6138 次

在九月28日形成的第18號颱風山陀兒,由於海溫高、孕育環境條件良好,一度增強到強烈颱風,所幸登陸臺灣時降為中度等級,但是仍然在高雄地區觀測到15級以上的強陣風,是今年侵襲臺灣的第二個強颱,也是有紀錄以來第二個在高雄登陸的第七類路徑颱風。

破多項紀錄的山陀兒

依據中央氣象署資料,從九月29日上午8時30分發布颱風警報,由於山陀兒移動過於緩慢並伴隨滯留現象,直到十月3日中午12時40分才在高雄小港登陸,經過了4天4小時,創下歷來登陸前警報期最久的紀錄。

山陀兒的強風豪雨不但重創了高屏地區,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外圍高層環流還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在十月4日給北部沿海地區帶來破紀錄的超大雨量,大幅超出氣象單位的預估,從基隆到三芝地區的單日降雨量比過去一個月的雨量還多,當然發生了災情慘重的洪澇及土石流。

暖化改變颱風的模式

這次山陀兒颱風可以說是未來颱風的典型縮影:風速強、移動慢、豪雨大、路徑怪,給未來的颱風季描繪出十分不詳的前景。

近期的多項研究都清楚的指出,目前海洋已達到創紀錄的高溫水準,有如大自然的“渦輪增壓器”,將海洋熱量轉化為颱風動能,使得颱風能更快地加速增強,發揮出最大威力,以致颱風強度和模式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能夠摧毀沿途經過的島嶼和城市的基礎設施,帶來可觀的傷亡。在氣候暖化的影響下,颱風開始變得更加不可預測和危險,這是地球環境的危機,也是人類生存的重大威脅,對位於西太平洋的臺灣來說,更是我們防災最嚴峻的課題。

除了強度變得更大,氣候暖化還影響著颱風的行進。一方面颶風的路徑範圍不斷向南向北擴張,二方面受到多種天氣系統的交互影響,路徑難以捉摸。更可怕的是,颶風的行進速度也在放緩,主要的原因是全球不均勻的暖化,尤其是北極地區的暖化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使得北極和熱帶地區的溫差減小,降低了風場的強度,從而減緩了颱風的移動速度。美國海洋及大氣總署就觀察到,自20世紀初以來,大西洋的颶風平均減緩了約二成的行進速度,增大了發生暴雨和更大破壞的風險。

提升超大豪雨的防災

緩慢移動的颱風原本就會帶來破壞性高的降雨,而地表氣溫升高導致空氣的濕度增大,進一步使颱風帶來更多的強降雨,如今年太平洋的颱風魔羯、大西洋的颶風海倫(Helene),印度洋的氣旋雷馬爾(Remal),都造成了廣大區域的災難性洪災;今年七月的凱米、十月的山陀兒也給我們臺灣吃盡豪大雨的苦頭。可見強降雨的影響是不限地理範圍的,任何地方都要承受過去想像不到的豪雨衝擊;對於偏遠的地區,瞬間強降雨的尺度小、變化快,降雨的預報能力仍無法完全掌握,防範更是困難。

面對超大豪雨的機率增高,對都市和社區帶來了無法逃避的難題,今年臺灣連遭二次颱風的洪澇災害,許多都是過去沒有發生過淹水災情的地區,充分顯示現有的蓄洪和排水設施,根本無法應付日益升高的強降雨衝擊。

因此除了建立更精準的氣象預報與監測系統,及時發佈警報外,我們還要加強推廣綠色基礎設施,積極廣建透水性高的道路及城鄉的排水系統,以便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的排除大量的積水,加速推動這些措施不僅能減少超大豪雨帶來的損失,還能提高社會的整體韌性,以面對未來更艱鉅的極端氣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