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住在中部故鄉小鎮,「看熱鬧」是生活上一件很重要的事。小鎮的廟宇很多,或者王爺生日,或者娘娘誕辰,再加上政府單位、各級學校及民間團體,有時也會舉辦一些慶典與活動,所以經常有「熱鬧」可看。
看熱鬧的心理
為什麼稱為「熱鬧」?因為總是有許多人圍觀。「熱鬧」有時是在固定場所舉辦,有些則是沿街遊行,內容包括歌唱、樂隊演奏、舞蹈、武術表演、運動競賽、神明出巡,乃至於歌仔戲與布袋戲等等都是。
當然,大部分的熱鬧,基本上都是喜事。但有時也會有一些「壞事」,例如火災、車禍、喝酒滋事或某家庭中有人吵架等等,也會有「看熱鬧」的人潮。因為活動或事故的性質不一,看熱鬧人群的心理也不相同,有些是好奇,有些則是欣賞,有些或許是同情,有些則就幸災樂禍,不一而足,但共同的現象就是可以「現場目擊」。
第一手資訊吸引人
隨著時代演進,人類生活的步調愈來愈匆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愈來愈隔閡,但「看熱鬧」的「興致」則顯然從未減少,只是方式變得不一樣。
如今有一大堆媒體平台,能夠提供「第一手資訊」。或者錄製成「影片」供人點閱觀賞或乾脆真人「直播」與觀眾互動,都是「看熱鬧」的形式,所造成情緒亢奮、熱血沸騰的效果,並不亞於「現場目擊」。
許多人圍觀是「看熱鬧」,但如今大眾「口味」也有些挑剔了,熱鬧可說也有程度之分,要成為看熱鬧程度「高級」的對象,也得有些條件才行。比如說,有很多的團體,本身已很熱鬧,然後幾個很有錢的團體在競爭,誰跟誰合併,錢變得更多,熱鬧更是不在話下了。又如,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運勢令人意外的大起大落,總是佔據媒體大幅版面,一向也是很「熱門」的熱鬧。
小心「被看熱鬧」
「看熱鬧」值得鼓勵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只能說少了看熱鬧,生活或許會變得乏味吧。善行或好事,看熱鬧無可厚非,但壞事或醜聞,看熱鬧是一回事,若自己成了「被看熱鬧」的對象,了解那是種什麼感受後,再回頭檢視自己以往「看人熱鬧」的態度,應該會有一番「點滴在心頭」的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