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169》富人造孽,窮人受罪!

醒報編輯部 2024/06/16 10:22 點閱 1026 次
聯合國2023年最新糧食安全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估計有6.91億至7.83億人面臨飢餓。(中央社)
聯合國2023年最新糧食安全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估計有6.91億至7.83億人面臨飢餓。(中央社)

聯合國2023年最新糧食安全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估計有6.91億至7.83億人面臨飢餓。
糧食組織總幹事警告,這些「無聲的飢餓危機」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他要求各國及時採取行動。非洲東北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與肯亞構成的「死亡三角」,有一千兩百萬人在與死神拔河,目前每天有數百人餓死。

單是索馬利亞南部,已有數萬人死亡;天災加戰亂,難民大量增加。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表示,全球流離失所的難民創十五年來新高,達四千三百萬人。

糧食嚴重不足

逃難時,災民對飢病交加的孩子無力照顧,往往棄置路旁任其死亡,所以逃難之路又被稱為「死亡之路」。非洲的史瓦濟蘭是與我國有外交關係的友邦,當地主要糧食玉米由於旱災,收成只有平常的十分之一,只夠吃一個半月。

史國愛滋病盛行率約26%,名列世界第 一,全國有十三萬名愛滋孤兒。墨西哥發生百年一見的嚴重乾旱,農產品歉收,數十位原住民無食物餵養子女,抱著孩子跳崖或上吊自殺。
印度經濟成長耀眼,是金磚四國之一,但由於雨量驟減,全國六百二十五個行政區,有兩百四十六個宣布為旱災區,農民賤賣家當糊口,有的選擇自殺。
飢民主要集中在開發中國家,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佔60 %,非洲近30%,但現在已開發的富裕國家,竟也出現大量飢餓人口,飢民近兩千萬人。

美國也有貧困待救者

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國民所得高達四萬美元,但全國仍有四千六百萬人靠救濟窮人的食品券度日。紐約附近有個「帳蓬城( Tnet City)」,居民超過五十人,沒有水電,三餐多靠附近餐館施捨。以美國這樣富有的國家,也有這麼多貧困待救的人,其他各地的情況就不難想像了。「飢餓邊緣掙扎」是貧者的專利,富人是不會有的。

氣候變遷導致糧食短缺

糧食為什麼會減產?世界的糧食真的不夠吃嗎?
其實糧食之所以減產,主要是因為氣候變遷,少雨則旱,多雨則澇,以致靠天吃飯的貧窮農民首當其衝,成為飢民。

氣候為什麼會發生劇烈變化呢? 2011年11月在南非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著名的英國慈善組織樂施會發表報告說,惡劣氣候導致玉米、小麥等農產品價格高漲,將幾千萬人推至貧窮線以下。今後氣候變遷的速度會更快,對農業影響更大,災民會更多。
而氣候變遷或極端氣候的元凶,公認是溫室氣體。溫室氣體主要來自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乃有京都議定書,簽約國同意減碳至某一水準。

二氧化碳的產生,主要來自工業生產,其他如汽車、冷氣、冰箱、電力等的使用,都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而使用這些東西最多的多是「有錢人」。此外溫室氣體排放量,有二成是因森林砍伐所致,全世界80%林地已遭破壞。林木的使用,又以「富人為主」。

富人享受 窮人受苦

為了畜牧供應肉品,犧牲大量農地,飼養牛、羊,以大量的糧食為飼料,但肉品的享用者,又大多是富人。所以糧食減產的最終原因,富人脫離不了關係,富人造孽,窮人受罪。
2011年瑞士再保險公司公布統計,全球災害損失達三千五百億美元,倒楣的又以窮人為主,例如菲律賓2011年12月16日發生輕度颱風「瓦西」,雖是輕度颱風,但災情嚴重,近七百人死亡,九百多人失蹤。

因為窮人住屋簡陋,且多在山區,洪水加上土石流,整個村莊不見了。這些災難對住在鋼筋水泥房子裡的人是不會有影響的,因此凡有災害,多是窮人受苦。

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當世界上有很多人因飢餓而活不下去時,這就是一種不公不義,解決這種不公不義,人人有責。

我們欠原住民一個公道

台灣原住民是真正原本就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但因外來移民人多勢眾,被迫遷往山區,如今成為弱勢族群。想要解決原住民的問題,最好先從教育著手,改善其家庭生活,還他們一個公道。

台灣每屆選舉,總是有人以撕裂族群來贏取選票,說什麼你是外來的,我是本土的。其實我們這些人不管你是外省人、閩南人或客家人,都是外來的移民。只有原住民是原來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這便是為什麼稱他們為原住民的原因;他們才是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
我們這些外來的,人多力量大,一直壓迫著原住民的生存環境,他們被迫向山區遷移,一度被稱為山胞。

原住民隔代教養十分普遍

這塊土地的主人,現在已是公認的弱勢族群,他們平均教育水準只有初中畢業,就業的競爭對象常是外勞,因為他們的工作,多為基層工人。他們常常夫妻一起在建築工地做工。為節省房租,他們常逐工地而居。吃住在工寮,工程完工,又隨建築商到另一工地工作。至於孩子,則交由家鄉的祖父母照顧,所以在山地,原住民隔代教養十分普遍。

這些孫輩的孩子, 祖父母常無能力來教養乃任其自然發展。孩子放學後,不是出外玩耍,就是在家裡看電視,學校交代的家庭作業,常不能完成。小學畢業進入初中,什麼英文、數學像唸天書,聽不懂,跟不上。進而蹺課在外遊蕩成為中輟生,發育快的女孩子,常被帶到色情場所,前途無「亮」。現在看到的許多原住民問題,都是由此而生。

輔導原住民學童順利升學

我曾經擔任過一屆立法委員,任期結束時,用當年競選經費節餘款一千多萬元,成立了「 財團法人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 」。這個基金會在花蓮及台東辦有免費教學並供應晚餐的課輔班,專收原住民孩子,以小學生為主,現已漸及初中,每年可收八百餘人。

這些孩子放學後就來課輔班做功課,由專門的老師陪讀,指導作業做習題。由於孩子都能完成作業,學校考試只不過將習題改一下,成為考題;習題都做了,考試成績立刻突飛猛進,且進步的速度不是由五十分到六十分的緩近,而是由五十分-下子就到達八十、九十分的好成績。

小學基礎堅固了.初中就能順利完成。原住民孩子天分很高,被輔導的孩子,多數都能考上高中。考上花蓮中學及花蓮女中等名校的,亦大有人在。這些孩子將來大學畢業,當能找到不錯的工作,組織家庭,他們的孩子會跟我們一樣快樂地向前邁進。

幫助原住民,應從教育著手

教育是讓窮人翻身的工具。我小時候家裡十分貧困,但當我大學畢業,參加特考,分發在海關工作,我們這個貧困的家庭,立刻成為小康之家。我們這些人,無論是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我們對原住民都有一份虧欠。如今乞丐趕廟公,這是不公道的。幫助原住民的方法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方法是從教育著手,這是最有效,最快速,最徹底的解決方法。

政府可以比照早年為培養中小學師資,設立師範學校的辦法,在原住民教育法中增訂一個條文,規定原住民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的全部費用,包括學費、食、宿均由政府公費負擔。

原住民人數不多,現約五十萬人,其中就學者可能只有十幾萬,所需經費約六、七十億元,並非多大數字。若讓原住民孩子讀書,包括學費、食、宿費用全免,原住民家庭就可將供孩子讀書的費用,節省下來改善家庭生活。所以讓原住民孩子免費就學,也能順帶改善他們的家庭生活,一舉兩得。

解決原住民孩童的需求為當務之急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對原住民孩子這麼好?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欠原住民一個公道」。馬英九曾經在競選連任時,公開承諾:「 連任後絕對不會讓繳不起學費的孩子失學,絕不讓貧窮孩子吃不到營養午餐,絕對要讓台灣的孩子都有出頭天。」我們希望馬總統能將這個承諾有無落實在原住民孩子身上,大家可以檢驗。

台灣原住民問題如果可以經由教育順利解決,將可揚名世界,因為各國都有少數民族問題,都未能妥善解決,將來各國會派人來台灣考察取經。所以解決原住民問題,非但還了原住民一個公道,且可使台灣揚名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