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賴總統就職演說霸氣十足考驗執行力

醒報編輯部 2024/05/20 16:45 點閱 1096 次

賴清德總統5月20日正式就任,賴總統的就職演說國內外都非常關注。20日當天賴總統的語調自信十足,演講中不時緊握拳頭,眼神堅定看著前方,看起來對自己的未來很有信心。最敏感的兩岸關係,賴總統在演說中提到九次中華民國、三次中華民國台灣,提到一次中華民國憲法。

他非常直接的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且要求對岸要跟台灣的執政黨展開交流,這樣的基調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不管是文字、底線跟表述,都跟賴總統過去的態度相差不遠。

兩岸恐更加緊繃

從總統的演說,可以了解總統希望把兩岸的關係定位為國與國的關係,但是既然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就不可能迴避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既然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就表示兩岸之間有許多特殊的安排,若直接視為國與國,在兩岸關係上顯得過於單純。

尤其總統還直接要求對岸在觀光上開放,對照總統在兩岸上的強硬,這個呼籲讓人聽了十分訝異,感覺太過天真。光看今天早上演說後,觀光股應聲重挫就能看出,外界對於兩岸的關係恐怕很難樂觀。

國會、能源依然無解

在國內政治上,賴總統也談到了近來緊繃的國會關係。但他先說要多數尊重少數,再說要少數服從多數。這當然是他身為民進黨主席,需要力挺黨內立委的立場。但是這次立院的衝突,其實民進黨立委的抗議行為並非無害,甚至也有很危險的傷人動作。這已經不是單純杯葛議題,而是赤裸裸的暴力。

賴選擇呼籲國會理性,聽來是避重就輕。尤其對於在野黨主席與領袖隻字未提,在這次選舉當中,賴清德其實拿到的選票相對少數,難以想像能在野黨不配合的情況下,他要如何溝通法案?總統對於在野黨的反彈似乎太過於輕視,以為民意一定會站在民進黨這邊。

另外備受關注的用電問題,賴總統強調要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但是這些總統朗朗上口的口號,都是現在進行式的政策,問題是這些對於台灣的缺電危機,並沒有明確的方案,就算再喊同樣的口號,恐怕也很難改善目前缺電的窘境。

尤其是各界期待的核電,並沒有出現在總統的演說當中聽出,到底是還在規劃當中,還是核電已經被排除在未來的用電選項中。這樣具體的電力需求議題,不能給予明確的答案,令人感覺勇氣、自信仍不足。

總統須對民眾補課

新總統的就任當然是舉國歡騰的事情,不過身為總統對於全國有更高的高度,也需要給予更明確的方向。帶著外國代表釣蝦或是豐富的國宴,對於大多數享用不到的民眾是無感的。現在的台灣面對美中對峙,還有各樣不確定因素,包括缺電、經濟跟兩岸等議題。

如今,總統選擇走上了一條強硬卻不實際的路,但是相對來說,民眾要怎麼準備來迎接這樣的變局。這部分的答案,還需要賴總統找到機會,趕緊跟民眾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