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歲月〉退休做自由人

朱全斌 2024/05/20 16:22 點閱 1329 次
面臨退休的族群,累積了足夠的財富,可以更自主我的生活。(網路截圖)
面臨退休的族群,累積了足夠的財富,可以更自主我的生活。(網路截圖)

自從自職場退休,遇到許多年輕人,都以羨慕的口吻說:「好好喔!」然而,他們羨慕的應該不是我不必工作了,而是我可以更自主我的生活。

退休期待家人關注

有學生跟我抱怨,自從家中的父親退休後就總是無精打采的,不但停止了對外的社交,也不肯旅遊或發展其他興趣,每天坐在家中,用身體不適來情勒家人,希望得到更多的陪伴。

這樣的情形在退休族群中還真不是少數,他們會陷入這樣的處境,大多是因為一生都缺乏自我,工作是為了賺錢,而人生除了工作並沒有去培養其他方面的愛好,一旦退休,欠缺了職場上表面的人際關係,日子還真的很難排遣。

這種不必上班的自由還真的有如牢籠,因為無所事事意味著生命中缺乏重心,會讓我們覺得空虛。難道錯在退休嗎?

為賺錢壓抑興趣

現在面臨退休的族群多屬於嬰兒潮世代,二戰後經濟由匱乏而繁榮的高速成長時期,這個世代躬逢其時,崇尚的是只要勤奮工作就可以賺到錢的社會主旋律,許多人不管選擇科系或找工作時都以職業市場的需求為主,並不考慮自己的興趣,
為了生存,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但一但累積了足夠的財富,一份已缺乏熱情或開始顯得力不從心的工作要繼續下去也很痛苦。

我從年輕時就堅持要追求自己的興趣,也很幸運遇到開明的父母,所以從求學到就業,都不至於學用不符。現在即使退休了,也還能在原來的領域擔任著幕前的玩票工作,依然興味盎然,生活也不會無聊。

放不下的心理

我見過許多人在退休時的感言都是「終於可以做自己了!」然而退休就一定可以讓我們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嗎?並不盡然,因為人生有許多羈絆,從職場登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更多的是來自於欲望以及難割捨的關係。

例如有人明明衣食無缺,卻為了想賺更多的錢而每天盯緊著股市行情,或是將精力轉而投入兒女的生活,如果都是甘願做甘願受無人可以置喙,但許多煩惱與不愉快也的確因為這個「放不下」的心理而衍生。

曾經有人問,我六十歲喪偶,膝下又無子女,是典型的「鰥寡孤獨」一員,應該生活得很悲慘,值得同情才是,卻為何見我都是開開心心,也不缺人陪伴?我想生命處境乃命運所造,不可逆,但是心情卻是主觀的,自己可以主宰。

我因為獨居,心裏沒有牽掛,因此可以無所罣礙,只要不踰矩,都可以自由地做我想做的事,也就更能享受到退休帶來的好處了。